西尼罗病毒感染宿主磷酸化组学及CircRNA表达谱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该病毒通过蚊媒传播,能穿过血脑屏障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人和马的致死性脑炎。但WNV入侵神经系统引发大脑炎症的机制尚不清楚。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多种生命进程,在维持、调控生命体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环状RNA(cirular RNA,circRNA)是RNA转录水平上一种稳定表达形式,其在脑内高度表达,参与细胞成熟分化、大脑器官发育的调控。因此,研究WNV感染宿主后的磷酸化修饰和circRNA的表达变化,对深入了解WNV诱导宿主神经炎症反应机制,发现药物新靶标,解析WNV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建立了WNV感染宿主的体内、体外模型,研究了WNV感染宿主后磷酸化蛋白组学和circRNA表达谱,并对其参与WNV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通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WNV感染神经胶质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的建立
  以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为对象,研究了WNV对该细胞的感染性及其诱导细胞炎症反应情况,发现WNV可以感染U251细胞并介导显著的炎症反应,确定了以U251细胞作为WNV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的细胞感染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Balb/c小鼠感染WNV,建立了小鼠脑内接种感染模型,确定了用于circRNA表达谱分析的体内感染剂量和收样时间。
  2.WNV感染胶质细胞磷酸化蛋白组学研究
  收集WNV感染和未感染的U251细胞,提取总蛋白,利用label-free质谱的方法,检测WNV感染胶质细胞后发生磷酸化修饰的蛋白和肽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了1657个磷酸化蛋白,其中626个磷酸化蛋白显著上调,227个显著下调。进一步对这些磷酸化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找到大量可能参与调控炎症反应的磷酸化蛋白。在此基础上,从中挑选部分磷酸化蛋白,利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定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敲降GSK3B、PNKP、RB1三个磷酸化蛋白表达时,可显著抑制P65的入核,阻断NF-κB通路激活,下调WNV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降低WNV介导的神经元凋亡,但病毒复制并不受影响。说明,GSK3B、PNKP、RB1三个磷酸化蛋白在调控WNV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阻断其磷酸化则有望成为西尼罗河热的治疗靶点。
  3.WNV感染小鼠脑部CircRNA表达谱研究
  以20PFU/只的剂量,用4周龄Balb/c小鼠(接种同样体积DMEM的小鼠做对照)脑内接种WNV,5天后处死小鼠,取脑匀浆提取总RNA,使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WNV感染鼠脑CircRNA和小RNA表达谱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44个显著上调的小RNA(miRNA),28个显著下调的miRNA,108个显著上调的环状RNA(CircRNA)以及41个显著下调的环状RNA(CircRNA)。挑选部分CircRNA和miRNA,通过q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发现测序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CircRNA与miRNA互作网络,预测了CIRC00000997、CIRC00002274可能是参与WNV介导炎症反应的两个关键CircRNA,而microRNA-24-3P、microRNA-124-3p可能是其调控的靶miRNA。
其他文献
期刊
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所引起的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的传染病。DHAV属于微RNA病毒科成员,编码三个结构蛋白VP1、VP2和VP3;其中VP1和VP3蛋白位于衣壳表面,免疫原性强,是决定病毒抗原性的主要蛋白。  鸭甲肝炎病毒主要有三种类型:A型(鸭肝炎Ⅰ型)、B型(台湾新型)、C型(韩国新型),而中国流行的以A型和C型为主,经鉴定A型和C型之间并没有交叉保护力。特别是近
学位

期刊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是黄病毒科的一员,以蚊虫叮咬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乙型脑炎为人畜共患病,对中国养猪业危害严重。妊娠母猪患该病会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公猪主要表现为一侧睾丸肿胀,部分后期萎缩失去生殖能力。  J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11000nt,包含5UTR和3UTR两个非编码区以及一个编码
学位

学位
学位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传染性强,发病率100%。FMDV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如果切断口蹄疫病毒进入动物体内的途径。这将能更有效的预防口蹄疫的感染和传播。目前我国预防口蹄疫以皮下或肌肉注射口蹄疫灭活疫苗为主,但这种传统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猪链球菌是一类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动物及人类的鼻咽部、呼吸道等部位,对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用于治疗该病的一些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逐渐降低,亟需通过科学手段缓解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近年来,头孢喹肟被广泛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细菌感染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减缓猪链球菌对头孢喹肟的耐药性产生,保护和维持头孢喹肟的有效性,需要对猪链球菌开展耐药监控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