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与民间信仰的博弈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信仰“灵魂不灭”的观念,祖先信仰观念经久不衰,祭祖已内化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对百姓而言,坟墓是祖先的家,是离祖先最近的地方,是生者和死者的情感纽带,百姓通过祭祖来攘灾祈福求庇佑。对死者来说,“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是对其莫大的安慰,坟墓是祖先的根,是沟通现世的一个窗口。祭祖发展到今天,上坟祭祀也成为当代祭祖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坟墓经受着残酷现实的考验,“平坟运动”一再上演,但坟墓并没有因为国家权力的干预而消失,反而迎来了祭祖的复兴,为何会产生这种结果,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辽宁中南部的G村,力图剖开“平坟运动”的面纱,探讨官方意志和和民间信仰的互动和博弈。G村是一个以耕作为主的传统村落,从新中国建立后,坟墓成为国家和百姓的关注焦点,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国家虽对民间传统具有控制力,是占统治地位的力量,但民间传统文化面对国家意志的制约,虽偶有衰落却未曾消失。究其根本,坟墓自身生命力的强大是主要原因,国家控制力的强弱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民间传统的存在与传承,内在的生命力起决定作用。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以及对田野调查地点G村的背景介绍。第一章对祭祖的起源及其意义进行了阐释,墓地是死者和生者情感联系所在,坟墓也是家庭的一部分,生者和死者丝丝相连、唇齿相依。第二章主要讲述的是田野所在地G村的“平坟”始末,力求揭示出“平坟运动”的全貌。第三章主要描写G村近一二十年的祭祖复兴,强制性“平坟”渐渐退出百姓生活,迎来了祖先祭祀的复兴。祭祖形式愈加丰富的同时,祭祖也被合法化,清明节被写到了国家的法定假日里面。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理解和分析官方与民间信仰围绕坟墓进行的博弈。祖先信仰具有根性文化的特征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即便原有的经济基础消失,或不具有现实功能,但其精神意义大过于现实需要之时,祭祖文化不会被撼动根基,坟墓不会消失。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UPLC-Q-TOF-MS法分析鉴定水飞蓟素胶囊中14种化学成分目的:建立UPLC-Q-TOF-MS方法,对水飞蓟素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对
在教学中,主动观照发掘唐宋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意象美、哲理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进步审美理想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需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或复发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晚期转移或复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围术期耳穴贴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tomy,LC)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外科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贴组)和对照组
11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2007)》。可以说,该报告是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1年后的一次梳理和总结。报告分3部分分析了上市公司2007年度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境界是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的最高追求和呈现形态,这是由王阳明心学美学的独特内涵决定的。王阳明心学美学的本体依据是“良知”,其良知具有二重性的品格——
<正> 第一节概述 1.任务在现代战争中,炮兵武器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①与敌炮兵作战,压制和摧毁敌炮兵和火力点,为己方机械化步兵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 ②压制和阻止敌方装甲部
民间信仰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作为在民间广泛存在(尤以农村最为普遍),并不是官方定位而是具有自发性的一种精神寄托、思想崇拜
目的了解门诊性病患者存在的不当求医行为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相关部门制定引导患者形成正确求医行为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和无锡
针对架空绝缘电缆电流传输的瓶颈问题,重点考虑在保持原有设施的情况下,增强架空绝缘电缆的传输能力,因而研发设计了增容型架空绝缘电缆。从产品结构、材料选型以及工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