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5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本组肺栓塞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增强医生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5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各项研究要素进行分组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并讨论。结果:本组PTE患者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平均年龄57.47士15.21岁。高龄、创伤手术史、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COPD、静脉血栓史为本组PTE的重要危险因素。以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诉患者的首诊科室主要是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咳嗽和胸痛是本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呼吸>20次/分是最常见的体征。D-二聚体检查结果的阳性对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目前临床上CTPA基本可以替代肺动脉造影。本组患者的发病部位以右肺和下肺叶为主。抗凝作为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效果可靠。结论:肺栓塞患者中老年居多,危险因素较多,临床表现无特征,D-二聚体检查结果的阳性对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目前CTPA可以基本取代肺动脉造影,成为确诊PTE的重要检查方法。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