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不作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是环境行政主体消极地面对国家赋予的环境行政职权,不履行职责的行为。为什么环境行政不作为会如此广泛地存在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为什么环境行政主体会如此漠视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呢?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法律制度的原因、传统文化的原因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只能在表面上解释环境行政不作为的存在,并不是环境行政不作为存在和泛滥的根本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经济还是我国的主要中心目标所在。从长远的眼光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是互不相容的,是可以将两者兼顾,使其相互促进、可持续地发展的,然而,在短期的发展目标来看,两者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表面上看,环境行政不作为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还没有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表现出来的对法定职责的漠视,而从更深层次探究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根源可以得出:环境行政不作为是环境行政主体进行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的结果。凭常识就可以知道,人们之所以进行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归根到底无非都是为了争取个人、本部门或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利益选择的过程中,眼前的经济利益较于环境生态利益往往被优先考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现有法律机制的不健全。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环境行政责任制,环境行政主体在违反环境法律以追求其经济利益时,我国立法上还没有严格的程序对其追究严厉的责任,导致了实践当中“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尴尬局面。正所谓:权力一旦脱离义务就会发生异化,成为一种特权。环境行政责任是环境行政法律规范对环境行政主体负面的评价。环境行政主体之所以要承担环境行政责任,是因为环境行政主体违反了环境行政法律预先规定的不该作出违法行为的规范要求,亦即违反“应为规范”和“义务规范”而实施了违法行为,因此,依据规范要求应当承担法律设定的不利后果。正如哈特所言:“义务是法律规则要求履行的义务,该行为之未履行即偏离规则,构成批评性反应(要求纠正、赔偿或处罚、制裁等)的充足理由”。由于我国环境行政责任制的相对缺位和不足,导致了地方政府和具体的环境行政主体通过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最终放弃了保护环境生态利益的神圣职责,选择了对其个体、本部门或地区有利的眼前经济利益。我国应当建立和完善的环境行政责任制应当通过对环境行政主体的不作为施加法律上的不利益,迫使其重新进行利益衡量和利益选择,引导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
其他文献
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内容和方法,通过实例详细讲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针对云南人占石铜矿,通过对矿石性质、选矿试验的分析,确定了设计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对流程结构的优化、设备选型以及设备及厂房配置特点等进行了综合论述。
农村换届选举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进步,增强了村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民主选举
独立董事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在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公司的所有者并不一定是公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催生了电子商务。但是电子商务在带来贸易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交易纠纷的解决便是其中问题之一。尤其是B2C电子商务,因其交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9%,中国经济以其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令全球瞩目,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却日益受到质疑,并由此引发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不断向多个地区扩展,许多企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一种分布式管理结构。另外,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原因,企业内部存在许多不兼容的、相互独立的事务
迄今为止,对于社会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在全球都没有一种既定的模式和相对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从事宏观经济调控的社会公共部门,具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双
私募基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私募基金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具有重大意义。私募基金已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大量存在,但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
目的:研究C57BL/6小鼠牙齿的解剖特点。方法:显微CT对16只C57BL/6小鼠的颅颌标本进行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牙齿内、外部的解剖结构。结果:小鼠上切牙比下切牙平均弯曲半径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