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是遗传物质的基础,在生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DNA为靶向的抗癌药物的研究以及小分子对DNA各种二级结构的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含有联邻苯二酚结构的席夫碱化合物,通过圆二色光谱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我们发现,在经过酪氨酸酶的氧化后,三个化合物可以通过共价键对一些原癌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鸟嘌呤的序列形成的G-quadruplex结构起到很好地稳定作用,其中化合物1的效果最好。随后的中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法确定了化合物1在两倍pu27互补链存在的条件下,依然选择性的(?)pu27形成的G-quadruplex结构交联,具有非常好的G-quadruplex结构选择性,且该结构具有极高的温度稳定性。通过MALDI-TOF-MS和DNaseI酶解实验我们确定,DNA和化合物1的结合比例为1:1,并且化合物1是和G-quadruplex结构loop环上的鸟嘌呤产生交联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化合物1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F1生长的抑制作用。彗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该化合物确实是在酪氨酸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醌活性中间体,进而和DNA产生交联作用,从而选择性的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随后的Western Blot实验证明了化合物1可以极大地抑制c-myc基因下游蛋白的表达。我们系统的研究了化合物1选择性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机理,为治疗和研究恶性黑色素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化合物1出色的交联G-quadruplex结构的能力,随后我们将化合物1进行生物素衍生化,得到了化合物1a,并利用该化合物对细胞内的G-quadruplex吉构进行了研究。通过biotin-streptavidin体系我们对和化合物1a作用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DNA进行了富集,随后的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这些DNA存在非常明显的G-quadruplex结构的信号,这说明在细胞内,该化合物确实可以将G-quadruplex结构固定。随后的模拟实验证明高浓度的KCl是形成G-quadruplex结构的必须条件,化合物1a只起到了固定G-quadruplex结构的作用,这也可以充分的说明我们富集得到DNA的CD结果中出现的G-quadruplex结构是细胞中本身就存在的。这是首次利用G-quadruplex交联剂策略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内G-quadruplex结构的存在。综合来说,我们合成的化合物既具有选择性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药物,同时经过生物素修饰后又可以对细胞内DNA的二级结构进行富集和研究,这种双重功效的小分子的设计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以及对DNA结构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