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的语环境下进行第二语言习得是极具优势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能主动并且充分地利用汉语目的语环境学习汉语,因此不少高校在课堂教学之外还会举办各式课外活动,称之为“第二课堂”。汉语角活动作为经典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在各大高校都有开设。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汉语角活动已举办多年,但是根据近年来举办过汉语角活动的中国学生的反馈,中国学生举办汉语角活动压力大,留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汉语角总体活动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汉语角活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2017学年与2018学年第一学期组织活动的中国学生和参与活动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实地观察,描述了汉语角的活动现状,分析活动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设计了模板方案,希望既能减轻中国学生举办汉语角活动压力,又能切实改善汉语角活动效果。本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第二章是对汉语角活动的历史叙述和对2017学年汉语角活动情况的概述,包括活动次数和时间、活动形式和主题、活动人数变化情况。第三章是对2018学年第一学期汉语角活动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与2017学年汉语角活动情况进行了对比。通过问卷了解留学生基本情况和对汉语角活动的需求,通过实地的活动观察、活动策划书和活动案例分析,结合对中外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全面描绘2018学年汉语角活动的举办情况。第四章在前一章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汉语角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活动本身与活动组织者两个方面,结合输入、输出、互动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相关理论,提出可实施的建议,并在最后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活动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