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再适用,要想在全球化品牌竞争中获得优势,中华老字号品牌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跨文化品牌传播能力。本文以2013年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为研究素材,从品牌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跨文化理论为基础,以西方老字号品牌可口可乐为对比对象,探讨中华老字号英文网站建设现状并提高品牌传播的有效性。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包括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文章基本框架。第二章与第三章是理论部分,包括中华老字号的评定方式以及老字号品牌特点,网络传播的介绍,老字号品牌发展现状及对外传播的战略背景。对目前国内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播方向进行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价值进行整理总结。本文选取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Value Dimensions)作为本文理论基础,采用儒家动力论分析中华老字号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对西方品牌可口可乐做了对比分析。第四章用量化分析方法,分析百强榜100位中华老字号英文版网页构建率,网页主体颜色,板块内容,品牌文化专栏,网民互动与在线营销等五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归纳讨论。第五章进行国内外知名品牌外文版建设现状的对比分析。分别选取了中华老字号品牌(五粮液)和国外的品牌可口可乐,以跨文化理论为基础,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三方面对比分析网站特色和品牌推广方式,重点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两国品牌传播中的优势及差异。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中华老字号品牌和可口可乐品牌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中华老字号品牌有网络传播意识,但是品牌传播意识不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儒家思想(“和”、“仁”、“孝”)同时影响着中华老字号与西方品牌可口可乐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五粮液品牌、同仁堂品牌和可口可乐品牌都在网络传播中体现“和”的思想,可口可乐更把中国“孝”文化融入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传播。通过本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更多地是把儒家文化与品牌网络传播相互结合,而可口可乐在成功地把品牌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