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弹塑性本构及裂缝扩展的数值仿真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灾害的仿真、预防和减灾是工程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极为重视的问题。由于混凝土力学性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效预测混凝土构件的屈服和失效,并设计出具有非线性分析能力的数值模拟程序,仍然是个难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合适的混凝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推导了塑性应变流动法则的一般表达式,较好地揭示了准脆性材料剪胀效应的内在机理。然后结合扩展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推导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三维弹塑性扩展有限元,并且编制了具有非线性分析能力的数值模拟程序,对面裂纹的扩展进行追踪模拟,最后模拟了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裂纹的扩展。本论文的结论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最小耗能原理,推导了塑性应变流动法则的一般表达式。与传统塑性流动法则相比,该塑性应变流动法则多了一项交叉耦合项,即当前应力与塑性增量矩阵的耦合项。由于交叉耦合项的出现,塑性变形并不总是沿着屈服面的法向方向,较好地揭示了准脆性材料剪胀效应的内在机理。2)推导了基于该流动法则的弹塑性有限元增量迭代格式,与非关联流动法则下的有限元迭代格式相比,由于其刚度矩阵的对称性,可以使计算效率提高。3)采用Legendre正交多项式作为基函数,对粘土的应力-应变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这为本构关系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途径。4)对轴压和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土试件的塑性应变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追踪模拟,与实验现象相比,破坏形式非常接近,表明基于最小耗能原理框架下的流动法则是合理而可靠的。5)对一土质边坡分别采用关联流动法则,非关联流动法则和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含交叉耦合项流动法则模型土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关联流动法则所得到的结果几乎没有出现剪胀效应。而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和含交叉耦合项的流动法则模型所模拟的结果,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剪胀效应,这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与非关联流动法则相比,模拟过程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导出的含交叉耦合项流动法则模型不仅体现了剪胀效应,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效率的计算。6)首次推导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三维弹塑性扩展有限元,并推导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扩展有限元增量迭代格式,以及编制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弹塑性扩展有限元的程序,进而研究三维裂纹的发展和破坏形式,为将来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基础。7)对于裂尖单元,按断裂力学裂尖位移场的解析解,并在局部坐标系下构造了能够反映裂尖奇异性的附加位移函数,并考虑了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塑性流动法则,因此无需网格重新剖分就能够模拟裂纹的塑性扩展。8)基于最小耗能原理模拟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的裂纹扩展,通过引入一表征材料差异性的常数来解决附加非连续函数模拟单元内含不同材料的界面裂纹情形,对界面裂纹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破坏形式是界面沿混凝土内部发展的剥离破坏,与实际破坏形式一致,表明扩展有限元模拟裂纹扩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论文最后对研究成果在应用与发展方向上做了回顾及展望。
其他文献
柔性直流电网可灵活消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但直流线路故障后严重的过电流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短路故障电流的分析和计算对于系统参数的设计和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现浇石膏外墙钢网格盒式结构,可适用于多、高层住宅结构。它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国情,解决了多年制约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
HRB500钢筋的强度高且延性好,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等优点,在国外的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HRB500级钢筋已经列入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
在面对邻避冲突时,各地方政府所采用的回应策略存在差异,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模型。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007-2018年间我国各地发生的48个典型案例进行
目的:研究间断缝合与连续加锁缝合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角膜愈合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06/2016-06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通过对一榀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SRCW)结构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SRCW结构的滞回性能、变形能力、刚度关系以及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非线性分
在近代新儒学复兴过程中,徐复观先生通过梳理中国文化的最基本特性,得出“中国文化实则为心的文化”的结论,独树一帜地建构了形而中学的哲学思想。在此过程中,他以人为主体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