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類書是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典籍形式,內容取材範圍廣泛,經史子集均有涉及;編排方法上分門別類,頗有章法;從資訊視角看可謂是古代的“資料庫”。因為適應當時學術、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編撰類書在成書之時,其文獻學、訓詁學等方面的價值並未被充分重視。但隨著時代發展,古籍傳抄過程中異文迭現,大量典籍亡佚,類書在校勘學、訓詁學等方面的價值逐漸得以體現。《冊府元龜》(簡稱《冊府》)作為宋代四大類書之一,保存了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類書是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典籍形式,內容取材範圍廣泛,經史子集均有涉及;編排方法上分門別類,頗有章法;從資訊視角看可謂是古代的“資料庫”。因為適應當時學術、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編撰類書在成書之時,其文獻學、訓詁學等方面的價值並未被充分重視。但隨著時代發展,古籍傳抄過程中異文迭現,大量典籍亡佚,類書在校勘學、訓詁學等方面的價值逐漸得以體現。《冊府元龜》(簡稱《冊府》)作為宋代四大類書之一,保存了大量史料,但因“引文不注出處”,其校勘學、訓詁學方面的價值尚未被充分挖掘。本文選取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校訂本《冊府》和中華書局1962年版點校本《漢書》為底本,借助ABBYY軟件和人工校對兩種方式對其進行數字化處理。再利用Pycharm編程軟件獲得《冊府》引《漢書》的引文語料庫。基於此,本文歸納出《冊府》引文方式主要為:合引法(一書合引、兩書合引)、重引法(同源重引、異源重引)、改引法(增刪內容、改變語序)、補注法、存異法(同源存異、異源存異)五種方法。在引文內容方面,《冊府》引文緊貼序文,編排上緊貼“指導後世皇帝治理國家”的編撰宗旨,引文與原文的差異體現在時間處理、字體使用等方面,引注文時多引顏師古注兼引他注。從文獻學角度看,《冊府》引《漢書》的異文類型主要分為衍、脫、倒、)等,對此本文進行了詳細的分類與例釋。從文字學角度看,其異文主要體現為異體字、古今字和通假字三大類,對此本文做了細緻分類和整理。就異文成因而言,在引文方法、用字靈活、引文)誤等方面都有所體現,避諱則是其文化成因之一。利用異文進行校勘時發現,《冊府》中存在時間、人名等記載有誤的情況,同時也可以為部分史實提供材料支撐,亦或提供不同的記載。這些都當引起重視。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冊府》“引文不注明出處”的問題,使得利用《冊府》進行文本互校這一目標得以順利實現。本研究為《冊府》和《漢書》的整理工作提供相應參考,同時也為相關古籍數字化、類書引文語料庫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範本和可借鑒操作的實例。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小金丸联合逍遥丸对于不同临床病理进展时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的影响,评价药物干预前后气血阴阳,邪正盛衰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原则,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的乳腺癌患者89例,以TNM分期为临床病理分期标准,根据中医证素评价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及相关中医证候评价标准,判断干预前后,不同病理进展期的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干
基于CNKI与CSSCI文献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法,对2004—2019年间CSSCI、CNKI所收录的以“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主题的364篇和48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方式呈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热点与趋势,探讨15年来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主题选取、理论依据与演进路径,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本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与
《漢書》由班固彙整撰定,基本成書于汉章帝建初时期(公元80年),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開創紀傳體斷代史體裁的巨著,後人對其研究甚多。顏師古對《漢書》所作的注集結為“《漢書》顏師古注”(1),完成于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是《漢書》最詳盡、最好的注本,在訓詁、文字、音韻及其他學科上的影響極其深遠。顏注隨文而釋,其注音體例可總結為反切、直音、讀曰、如字、合韻五大類目
《冊府元龜》(簡稱“《冊府》”)作為宋代四大類書之一,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但因其規模大、選材窄、引用出處不明等特點,古人對它的研究和利用寥寥無幾。作為大型官修類書,《冊府》在“宋四大部书”中的價值挖掘遠不如其他三部類書。而今現代學者雖然認識到《冊府》是一顆蒙塵的明星,但依舊沒有合適的方法處理材料,所以支撐《冊府》引文研究的材料大多僅限於某些部,《冊府》全文的引文研究涉及不多。鑒於此,在計
现代汉语引述评价性构式“不V也得V”在互动交际中高频使用,但在可搜索文献中还未发现有学者将其置于会话序列中进行研究。在互动背景下对“不V也得V”构式进行系统地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话语构式研究提供个案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面认识构式“不V也得V”提供参考。本文先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不V也得V”进行构式判定,归纳概括其构式义为“言谈双方即便不认同某一观点或行为,但基于主/客观的因素,说话者自己或受
《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撰。《史記》“三家注”由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所組成,合刻本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三家注”在文獻學、語言學、史學及其他學科上的影響都非常深遠,其中大量的音切材料對語言學的研究十分有價明確。《史記》“三家注”採用“隨文附注”的注釋形式,就注音形式而言主要有直音、反切、如字、讀曰、標調和協韻這六類。據统计,《
宣扬恐怖主义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行刑衔接不畅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我国立法与司法部门仍然具有浓重的“刑法工具主义”思维,而且也反映出我国刑法学界尚未能为抽象危险犯的合理出罪提供一套令人满意的理论。就本罪可能的出罪路径而言,对抽象危险的实质化认定基本不能解决本罪行刑界分混乱的问题。强调对恐怖主义物品的独立司法认定也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恐怖主义目的解释为本罪成立的主观构成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撰,唐章懷太子李賢等注。李賢等隨文施注,標音釋義以疏通文理,揭示句意,既方便讀者閲讀,也爲我們攷求被注字的音義關係提供了大量材料。《後漢書》李賢注共收錄音切1881條:李賢音切1810條(包括重複),其中直音636條,反切1114條,讀曰17條,協韻41條。李賢引音63條,共18家。劉昭音切3條,劉昭引音5條。論文運用XML技術對李賢音切進行了窮盡性的標記和提取,明確了音義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