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原材料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大面积柔性制造等优点。但目前基于纳米晶的太阳能电池仍存在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电池稳定性差等问题。FeS2纳米晶在可见及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光学吸收性能,可突破有机聚合物吸收局限于可见光区域的缺陷,改善太阳能电池光活性层吸收光谱与太阳辐射光谱的重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本论文合成了绿色窄带隙FeS2纳米晶,制备了反向倒置结构的纳米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考察了纳米晶与聚合物的添加比率、溶剂选择、热处理工艺等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电池制备工艺参数,获得的FeS2纳米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宽的温度稳定性和较高的时间稳定性,且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效率波动幅值较小。论文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烧瓶溶剂热法实现了晶型完整且纯净的FeS2纳米晶的简单快速合成,纳米晶呈球形均匀分散,粒径约40nm,吸收峰在750nm左右,与太阳光谱实现了良好的匹配。(2)优化了TiO2电子传输层和光电活性层制备工艺,发现采用TiO2纳米颗粒的透明溶液旋涂制备TiO2层更薄更均匀,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旋涂速度1500rpm下制备出的活性层保证了电池所需纳米晶与聚合物的用量,且厚度约80nm,缩短了电子传输的距离,有效降低了电子复合率;电池150℃热处理后,可去除有机配体,且使聚合物呈现纤维状,为电子传输提供通道。(3)获得了光电转换效率达3.0%的FeS2纳米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在保存15周仍保留原来效率的83.3%;20-80℃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500-2000W/m2光强范围内,电池效率的波动幅值为±20%。比量子点敏化电池的稳定性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