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外资进入与策略性品牌竞争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数量的增多及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外资进入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合资并购领域中,外资企业“弱化”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竞争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承认外资进入对本土品牌发展有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从外资企业控制本土品牌后,本土品牌市场份额逐步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入手,运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及品牌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外资进入引发的本土品牌消失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外资企业的品牌竞争策略,并分析了本土企业的品牌决策及约束条件。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描述外资企业控制本土品牌后,本土品牌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及选题意义,说明相关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第二章分析品牌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地位所起的基本作用及作用机制。对企业来说,品牌与企业其他优势资源一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增强市场势力。企业可以通过品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形成产品差异化,构筑进入壁垒,以增强市场势力。第三章重点研究了外资企业影响本土品牌的途径,以为分析外资企业的品牌策略提供基础。同时,本部分描述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概况、外资企业对东道国品牌产生影响的主要领域。外资企业影响本土品牌的途径:(1)与本土企业合资(2)并购本土企业(3)直接收购本土品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详细探讨了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品牌策略。(1)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东道国市场初期的外资品牌的市场地位进行分析,并论述了外资品牌面临的由消费者偏好差异、信息不对称、广告及分销渠道形成的进入壁垒;(2)说明外资企业控制本土品牌后采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品牌竞争策略:消灭式品牌竞争策略和收编式品牌竞争策略;(3)分析影响外资企业品牌竞争策略选取的多种原因:外资企业对品牌与非品牌资源的偏好、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大小、内外资品牌产品定位差异以及外资企业控制本土品牌的程度;(4)探讨了外资企业利用本土品牌可以得到的收益以及消灭式品牌竞争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即外资企业是怎样一步一步“弱化”本土品牌市场影响力的。第五章分析了本土企业的品牌决策及约束条件。本土品牌受外资企业影响是内外资企业之间正常合资并购行为的必然结果,合资并购中本土企业的品牌决策也会影响本土品牌的发展。尽管本土品牌被外资企业控制后可能会被“雪藏”,但本土企业将品牌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外资企业的现象却频仍发生,从未间断,影响本土企业做出这种品牌决策的约束条件如下:(1)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2)企业资金链吃紧;(3)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第六章是本文的总结,提出了本文的结论、政策含义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商业设施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社
渠道权力是渠道行为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虽然渠道权力结构被认为是影响渠道成员行为以及渠道关系绩效的基础变量,但对该变量本身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将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依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FDI达到空前的规模。在吸引FDI的进程中,除了消除一些阻碍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外,无论
<正>众所周知,武状元是中国古代武科举中的佼佼者。在我国古代,称考取武进士为"跳龙门"。李白曾说过:"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而通过殿试作为全国第一的武状元则被世人叫作"独
目的 编制中国人衰老评估量表。方法 采用3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通过预试修订、条目筛选、量表信效度考评,编制适合我国中老年人的衰老评估量表。结果 编制出包括4个
江苏省宿迁市一方面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流转面积逐年扩大、流转速度逐年加快,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求速度、树典型、展形象,出现了一味追求土地超大规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民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也由于其快速、便捷、无时空限制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据2007
一人公司自1897年英国“萨洛姆诉萨洛姆有限公司”一案由事实上的存在走上了立法道路。对于一人公司,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立法中基本上都经历了从否定到有条件肯定、从有条件肯定
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和新兴产业形态的结合体,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有着密切的产业关联,是有效实现社会再生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