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对UGBP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筛选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珠蛋白(uteroglobin,UG)是一种小分子分泌性蛋白,它主要由衬覆于远端细支气管的非纤毛上皮细胞——Clara细胞所分泌。UG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抑制成纤维细胞趋化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外基质侵袭等多种生物活性。UG的生物学作用有赖于子宫珠蛋白结合蛋白(uteroglobin binding protein,UGBP)的介导。国内外对UGBP的研究了解甚少,而有关UGBP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首先构建UGBP基因5’侧翼启动子区(-2234bp~+64bp)报告基因质粒,在此基础上观察TGF-β1对UGBP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初步筛选出UGBP核心启动子区,为进一步对UGBP转录调控原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方法:①采用PCR法从小鼠的总DNA中扩增出UGBP基因5’侧翼启动子区(-2234bp~+64bp),经双酶切后插入到空载体pGL3-basic中,构建报告基因重组质粒。②重组质粒转染NIH3T3和HBE细胞,转染48 h后双萤光素酶检测UGBP启动子活性;③采用smad3蛋白抑制剂(SIS3)预处理,双萤光素酶检测UGBP的启动子活性。④构建不同长度UGBP启动子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双萤光素酶检测UGBP的启动子活性。   结果:   1.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到空载体pGL3-basic中的目的片段大小、方向正确,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L3-UGBP-FL、A、S、903、567、321。   2.双萤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UGBP启动子在HBE细胞中的活性高于NIH3T3细胞中的活性(p<0.05)。   3.重组质粒pGL3-UGBP-FL(1μg,2μg,4μg)转染NIH3T3和HBE细胞,2μg质粒组的UGBP启动子活性高于1μg组和4μg组(p<0.05;)。   4.TGF-β1(5 ng/ml)作用于HBE细胞12h、24h,双萤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TGF-β1增强了UGBP的启动子活性(12 h组与报告基因组比较,p<0.05;24 h组与报告基因组相比,p<0.01;报告基因组与对照比较,p<0.01)。   5.TGF-β1(10 ng/ml)作用于NIH3T3细胞双萤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TGF-β1增强了UGBP的启动子活性(p<0.01)。   6.SIS3(3μ mol/L)预处理可以减轻TGF-β1对UGBP启动子活性的影响,SIS3+TGF-β1组与TGF-β1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双萤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质粒pGL3-UGBP-321转染HBE细胞48 h UGBP启动子活性较强,pGL3-UGBP-321质粒组与pGL3-UGBP-FL质粒组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pGL3-UGBP-321质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1.成功构建并鉴定了一系列UGBP基因5’侧翼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片段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UGBP-FL、A、S、903bp、567bp、321bp重组质粒。   2.TGF-β1可增强NIH3T3和HBE细胞中UGBP启动子的活性。   3.TGF-β1对HBE细胞中UGBP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有赖于smad细胞内信号途经的介导。   4.UGBP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7 bp~-76 bp区域是UGBP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研制具有较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和可控孔隙结构电极材料为目的,通过制备以Y型分子筛为模板的规则微孔炭,全面地研究了这种炭的微观结构,深入地考察了它在水系电解
他因为一场大病后导致小儿麻痹症,他因为认真工作导致脚后跟粉碎性骨折,他因为车祸中保护女儿导致身体多处骨折受伤—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因为父亲是个有缺陷的人,小时候我总被同学们嘲笑,我也曾伤心过。但父亲从未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他不仅在工作中是佼佼者,而且拥有很多才艺,这样的父亲是我的骄傲。  我喜欢挽着他的胳膊在路边一上一下的走着,那种节奏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再幸福不过的感受。  2015年10月我
在光伏行业快速崛起的今天,80%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是改良西门子法。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中,作为还原炉中还原沉积(CVD)反应的热载体是多晶硅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热载体也经历从钼丝或
本文对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电催化及各种有机小分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吸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对电催化的过程进行量子化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本文所涉及到的量化计算的基本概念及术语,对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的相关内容作了初步的介绍;主要研究了表面Pt原子排布及电场强度对DME吸附结构、吸附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对所建立的DME分子及三个Pt低指数晶面(Pt(100)、P
研究背景: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临床症状的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如何有效的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经迫在眉睫,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