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氯酸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应用广泛,在生活中常被用作漂白剂、消毒剂、除臭剂,生活自来水的消毒采用的氯化法也是依靠氯气溶于水产生的次氯酸将水中的臭味无机物及天然物质氧化失活达到灭菌效果,然而过量的次氯酸会腐蚀管道产生杂质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在人体内次氯酸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活性氧的一种,次氯酸参与多项生理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和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表明人体内的次氯酸含量的异常变化与机体的各项疾病紧密相关,可通过检测体内次氯酸的含量辅助监测疾病的情况。因此研究实时、高效、灵敏、成本低廉的次氯酸检测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采用近年来因通用性强、操作简便的而被广泛应用的荧光分析法研究检测环境和生物细胞中的次氯酸,根据分子识别和分子荧光响应机制,以萘酰亚胺荧光团为母体设计合成了三例识别次氯酸的荧光探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在萘酰亚胺中引入供电子结构体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1-羟基,形成D-π-A结构,设计合成了探针NAP-1、NAP-2,两探针分子由于ICT效应均发出荧光,当与次氯酸作用后探针的荧光被淬灭,对次氯酸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3nM和2.03nM,并且响应迅速(30s内完成),识别基团羟胺部分被氧化为氧胺阳离子,通过质谱分析验证了产物的存在,运用高斯对产物进行理论计算,其前线分子轨道分布表明产物形成PET过程导致荧光团荧光猝灭,接着产物可被抗坏血酸还原为羟胺使探针荧光恢复,形成开-关-开的可逆荧光探针,经历4次循环后荧光仍能维持原荧光强度的80%以上。对探针NAP-1进行了荧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探针NAP-1可灵敏地检测生物细胞内源和外源性的次氯酸,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2、基于光致电子转移机制,将马来酰亚胺基团引入萘酰亚胺的4号位,设计合成了关-开型次氯酸荧光探针NAP-6,马来酰亚胺基团的强吸电子能力与荧光团之间构成A-π-A体系,所以探针NAP-6无荧光,通过次氯酸氧化马来酰亚胺上的双键,马来酰亚胺的五元环结构被打开,PET过程被阻断,萘酰亚胺的荧光得以恢复。该探针对次氯酸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最低检测限为67.3nM,并且肉眼可观察到由无色到黄色的变化。该论文有图64幅,表7个,参考文献10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