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盆景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盆景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传入日本,后从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盆景进入兴旺发达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将植物的栽培管理和人工的造型技艺有机结合,使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底蕴的存在差异,中国盆景形成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流派。中国盆景根据具有特有的地方树种、独特的艺术造型、独创的造型手法和自有的艺术风格等条件,区分各流派。中国盆景有传统五大派,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海派。除了传统五大派。中国的盆景其它艺术流派,如浩浩大江,细则似涓涓清溪,各具风格,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中州盆景孕育在中原大地,起源于东汉,兴于唐,盛于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统的中州盆景技艺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在1979年的“中国盆景艺术展览”的推动下,中州盆景蓬勃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逐步混成体系,建立自己的流派特征,逐步被中国盆景界所认可。中州盆景受到中原地理、资源、人文等因素影响,极具地方风格,逐步形成“古朴飘逸、刚柔并济”的中州盆景艺术风格。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州盆景的选材特点、造型手法、艺术特色。1、中州盆景在植物选材上,极具地方特色,选用了其它流派不常用的杂木类树桩。中州盆景作品也大多数为杂木类树桩盆景。此类选材就有取材容易、造型多变的特点。2、中州盆景由于植物选材丰富,使得在盆景造型上丰富多彩,根据植物自身特性,确定其表现形式、艺术风格。3、中州树桩盆景,杂木素材丰富、选材便利等特点,摆脱了其他盆景选材单一、手法单一的特点,有利于中国盆景艺术事业的丰富与发展。中州盆景以其独特的风格,多样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国内盆景学术界的认可,已形成自己的流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州盆景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流派,不仅需要操作、创新等方面相关人士的创作、喜爱等,还需要有利于推广,只有建立一个中州盆景的理论体系,才能使广大群众更容易认识中州盆景的魅力、使专业人士更容易从理论方面研究中州盆景。中州盆景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做大量后续工作:1、理论需要与实践、创新相结合,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才能推动中州盆景的壮大、发展。2、在各中展览、比赛中总结经验,不能只在实践手法上创新,找到理论的突破点,首先从理论上创新,从在实践中总结理论转变为理论指导实践,这样中州盆景才能有跨越式的发展,摆脱其思想上的局限性。3、建立自己的理论机构,便于学习、传播,中州盆景协会在各方的努力下成立,组成成员也只是一些爱好者,缺乏理论如学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成员,及其他行业如艺术、摄影、鉴赏等行业人员。极大的阻碍了中州盆景作为流派的影响力。4、建立自己的文献体系,在中州盆景蓬勃的发展趋势下,有部分相关人士写了一些学术论文、书籍,但相对其它流派数量很少,不利于中州盆景流派的传播发展。5、在中州盆景作为流派确立后,需要从理论上细化中州盆景,推动理论体系的建立。本文通过分析、总结,阻碍中州盆景发展的瓶颈、中州盆景流派确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