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纵观中国学生在自他动词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却发现错误百出。特别是相对自他动词的区分使用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关。即使已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语法,在自他动词的正确选择上仍然存在问题。我们认为,自他动词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形态、句子结构以及意义上的特征。因此,本文从相对自他动词的形态、句子结构以及意义上的对应三个角度入手,考察中国学生自他动词的学习状况,探究自他动词误用的原因,并为今后减少和避免误用提出相应的对策。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对相对自他动词形态对应方面的调查中发现根据动词词尾的种类不同,学习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若未受过教师或教材有关自他动词词尾变化规律的专业性的理论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大多为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逐一记忆具体的单词,并运用之。在错误答卷中常看到学生把某一个单词的“经验”错误地推广到其他单词上的情况。关于自他动词构成的句子结构对应的问题,本文除了对成对自他动词进行调查外,还对部分绝对自他动词句中助词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对于自动词句以“が”提示主语,他动词句以“を”提示宾语这一自他句子结构的基本规则,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另一方面,当语法规则与逻辑相矛盾时,自他动词的判断则会变得困难,从而导致助词选择的难度也随着增加。而从自他动词意义特征的调查结果来看,可以看到学生对自动词的意义特征理解不足,学习存在困难。特别是有关“结果可能”的用法,在调查答卷中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数微乎其微。另外,笔者在本文中,努力希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够找到构成相对自他动词学习和理解状况的几个因素。进而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外因有:学生受使用教材的影响,周围环境对各动词的使用频率,自他动词自身词汇的多样性等。内因有:母语的影响,学生的日语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