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外周血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水平变化,探讨外周血MDSCs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评价肝癌免疫状态及预后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在苏北人民医院住院30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5例,1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EDTA-K2抗凝,全血荧光免疫抗体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MDSCs的水平。应用Cell quest软件分析流式检测结果。各亚群细胞占全血白细胞的比例从流式分析结果图中直接读取,细胞数量通过采血当天的血常规结果进行计算。比较各组之间CD33+HLA-DR-MDSCs, CD33+CD14-HLA-DR-MDSCs, CD14+HLA-DR-MDSCs占全血白细胞的比例和数量的差异,并分析MDSCs与PLC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PLC、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 (CD33+HLA-DR-)及其亚型(CD14+MDSCs与CD14-MDSCs), MDSCs及其两亚型的比例和数量在PLC组中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P<0.01),在健康组高于肝硬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Cs及其两主要亚型的比例和数量与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有关,在伴有门静脉癌栓组和多发组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组和单发组(P<0.01)。肿瘤分期上,PLCⅢ期和Ⅱ期患者MDSCs的比例及数量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CD14+MDSCs与CD14-MDSCs的数量存在正性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724,P<0.01。结论:1、PLC患者外周血MDSCs (CD33+HLA-DR-)及其两亚型(CD14+MDSCs与CD14-MDSCs)的比例和数量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说明肝癌病人免疫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2、随着肿瘤及临床分期进展,PLC患者外周血MDSCs的比例与数量显著增加,免疫抑制程度逐渐加重,说明可能与肿瘤的进展有关。3、PLC患者CD14+MDSCs与CD14-MDSCs的数量之间存在正性线性关系,两者可能协同促进了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4、MDSCs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有重要作用,靶向MDSCs的免疫疗法可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机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