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修饰电极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也是目前最活跃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化学修饰电极是在电极表面进行分子设计,将具有优良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以化学薄膜的形式固定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具有某种特定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化学修饰电极扩展了电化学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应用于生命、环境、能源、分析、电子以及材料学等诸多方面。聚合物薄膜具有三维的空间结构,其厚度大约为10~1000nm,内含大量活性基团,十分有利于电化学催化。聚合物膜修饰电极有目的的在电极表面接着所选择的化学功能团,从而赋予电极某种特定的性质,可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将聚合物膜与化学修饰电极相结合即构成了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这种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该部分对化学修饰电极以及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定义和特点、分类和制备等方面进行了叙述。第二章开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总结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验部分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含有氧化石墨烯的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使用该修饰电极对槲皮素进行了测定。经优化合成和测定条件后,得出该修饰电极对槲皮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6.0×10-7~8.0×10-6mol/L(r2=0.990),检测限为4.8×10-8mol/L(S/N=3)。在上述线性范围内,有相似结构的同浓度的芦丁和桑色素均对槲皮素的测定没有干扰。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可以测定鲜榨苹果汁中的槲皮素含量。第三章对黄尿酸-L-酪氨酸共聚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说明,并用实验证明了该修饰电极较裸电极以及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对FAD的测定的灵敏度有显著的提高。在pH=7.0的条件下对FAD进行检测,得出其线性范围为7.5×10-6~7.5×10-5mol/L(r2=0.960),检测限为5.7×10-7mol/L(S/N=3)。
其他文献
最近,我终于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洗脸巾长霉点”问题。多年来,我一直纳闷一件事情——我的洗脸巾每隔不久,就会长出一些黑色霉点。我和妻子同時启用新毛巾,摆在同一个毛巾架上。过个把月,我毛巾上的霉点总会不期而至,就像一个人脸上长出麻子那样。而妻子的毛巾却安安静静,洁白如初。  为此我曾做出多番努力。一开始我想,应是我没把毛巾洗干净引起的,所以洗完脸都会把它洗了又洗,搓了又搓,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尽管这样
期刊
高能量、高功率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为此,发展具有高容量、高倍率性能的电极材料至关重要,尤其是正极材料。与现有商业化的正极材料相比,富锂层状氧化物Li[Li(1-2x)/3NixMn
自卫战争时期的垣曲县刘村,辖现在的刘村、西堡、竹林3个村,地处方圆20多里的麻姑山北麓,当时是同善镇有名的大村之一。全村37个自然庄,400户人家,1500口人,耕种着5000亩土地。1941年日军侵入垣曲后,刘村成为八路军与望仙抗日根据地军事活动要冲。1942年冬,日军在刘村牛家庙设立了据点,与同善镇日军形成犄角之势,极不利于当地军民的抗日活动。为此,刘村党支部带领人民群众对日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
本论文围绕酰基烯酮的生成及在复杂天然产物仿生全合成中的应用,实现了Salinosporamide A的全合成并研究了Penicillins的仿生合成。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综述了Salinospor
有机分子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对有机光学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系列含偶氮基和噁二唑基分子的基态结构,这些分子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