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修饰电极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也是目前最活跃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化学修饰电极是在电极表面进行分子设计,将具有优良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以化学薄膜的形式固定在电极表面,使电极具有某种特定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化学修饰电极扩展了电化学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应用于生命、环境、能源、分析、电子以及材料学等诸多方面。聚合物薄膜具有三维的空间结构,其厚度大约为10~1000nm,内含大量活性基团,十分有利于电化学催化。聚合物膜修饰电极有目的的在电极表面接着所选择的化学功能团,从而赋予电极某种特定的性质,可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将聚合物膜与化学修饰电极相结合即构成了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这种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该部分对化学修饰电极以及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定义和特点、分类和制备等方面进行了叙述。第二章开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总结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验部分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含有氧化石墨烯的电极表面合成聚吡咯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使用该修饰电极对槲皮素进行了测定。经优化合成和测定条件后,得出该修饰电极对槲皮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6.0×10-7~8.0×10-6mol/L(r2=0.990),检测限为4.8×10-8mol/L(S/N=3)。在上述线性范围内,有相似结构的同浓度的芦丁和桑色素均对槲皮素的测定没有干扰。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可以测定鲜榨苹果汁中的槲皮素含量。第三章对黄尿酸-L-酪氨酸共聚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说明,并用实验证明了该修饰电极较裸电极以及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对FAD的测定的灵敏度有显著的提高。在pH=7.0的条件下对FAD进行检测,得出其线性范围为7.5×10-6~7.5×10-5mol/L(r2=0.960),检测限为5.7×10-7mol/L(S/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