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与国家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还对经济发展潜力影响至深。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一环,研发投入的多寡决定着这一影响的具体大小。但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时期,如何加大我国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推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家及公众关注的热点。除企业自身内部因素会对研发投入产生影响外,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外部融资环境(即金融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从外部融资环境的角度出发,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是否存在融资约束,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否对这一约束作用有所缓解。 本文参考经典FHP投资——现金流检验模型,构建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约束模型,选取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2010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在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R&D融资约束的影响时,本文选取王小鲁、樊纲等2017年出版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中的金融业市场化指标及其包含的两个二级分项指标来代替金融发展水平,试图先使用金融市场化指数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再分别使用其项下的两个二级分项指标进行检验,进一步探讨金融发展对企业R&D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此外,本文还依据企业的产权性质及规模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依次检验金融发展对不同组群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具体的影响机制。这对我国构建创新型社会、发展创新型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高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度。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现象,影响了其研发投入;(2)随着金融发展的深化,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受到的融资约束效应得到了缓解,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的缓解作用大于金融业竞争的缓解作用;(3)考虑产权性质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有助于缓解非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其增加研发投入,且这一缓解作用主要是通过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来实现的;(4)考虑企业规模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有助于缓解中小型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其增加研发投入,且这一缓解作用是通过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共同实现的。 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以帮助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强度,推动研发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具体建议如下所述:(1)建立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完善信息识别机制;(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拓宽外部融资渠道;(3)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速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4)树立创新服务新理念,设立研发专项贷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