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王朝,发展上承宋、元,下启清代,以汉人文化为主脉。明代书画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书画艺术风格发展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有不少关于明代书画艺术发展情况的单方面研究,但对于研究书画艺术“疏简”与“精谨”之风形成的原因并不深入。通过研究明代“疏简”与“精谨”两种不同艺术风尚生成与并立的历史现象,可以深化明代美术研究成果,深化明代断代史的研究以及明代文化史的研究,因此说,对明代书画艺术“疏简”与“精谨”之风生成与并立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力求真实复原明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实际状况,着重于中国美术史研究范筹内的明代部分进行断代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图像分析、古籍查阅、风格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明代书画艺术两种不同艺术风尚进行梳理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艺术风尚形成与存在的历史动因。整体以明代书画艺术“疏简”与“精谨”之风的生成与并立为主线展开说明。首先,绪论部分就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阐述。就明代的政治状况、经济的发展进行论述,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从而为明代书画艺术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做铺垫;复原明代书法、绘画艺术发展状况的史实,进而了解明代书画艺术发展的基本概况;其次,主要以“行草书”和“楷书”为代表分析明代书法艺术的总体风格特征;以“文人画”和“宫廷院体画”为代表分析明代绘画的风格特征,通过代表作品具体分析、比较明代书画的不同风格特征,得出明代书画艺术形成的两种不同时代风尚,即以行草书与文人画为代表的“疏简”之风和以楷书与宫廷院体画为代表的“精谨”之风。然后分析书画艺术“疏简”与“精谨”之风生成的历史进程,以及从时代性与地域性两方面分析这两种风尚的并立;最后,从明代的经济发展与人文思潮两方面分析促成“疏简”之风生成的因素;从“政治集权“与“文化专制”两方面分析促成“精谨”之风生成的因素。通过揭示明代两种不同艺术风尚生成与并立的历史现象,得出明代书画艺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风貌。可见,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在书画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说明书画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研究明代美术史发展状况获得启示,对当代中国书画的继承与发展都有启发意义,对当代美术创作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具有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