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dmon和Landman于1993年最早提出论域扩展这一现象。论域扩展是指在对话中量化域变广的过程。此后学界对这一现象的探究多集中于对“any”的研究,而对汉语的相关现象所做的研究并不多。基于前人关于论域扩展这一现象的研究,以及对“任何”与副词“都”/“也”的语义研究,本文对汉语中论域扩展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探究,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任何”作为负极词与任选词是如何实现论域扩展的?(2)论域扩展的实现与穷尽副词和梯级副词有何联系?关于第一个问题,依据量词标引规则与焦点解读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作为负极词时,论域扩展涉及到焦点的运用。焦点的运用会使限定词产生语境变量的选项值,这些选项的论域按照单调梯级排列。论域扩展会产生信息量更大的命题,由此也就取消了梯级含义。表存在意的任选词“任何”的论域扩展的实现方式是关于负极词“任何”的相关讨论的延伸。我们认为任选词“任何”是类指不定词,并且采用了 Lahiri关于类指不定词的分析方法来探讨任选词“任何”的论域扩展。我们还从梯级含义的取消这一角度,对任选词“任何”的论域扩展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探讨。关于第二个问题,基于前人对穷尽副词“都”与梯级副词“也”的语义研究,我们对这两类副词在论域扩展中的贡献进行了探究。我们基于向伊梅关于副词“都”的语义解释来探究“都”在论域扩展中的贡献。“都”是一个有预穷尽作用的穷尽算子,它作用于子选项。当“都”与无定wh词项共现时,“都”的前存命题是一个析取,子选项是析取项。“都”的运用会肯定前存命题,并对每个析取项的穷尽性进行否定。也就是“都”将析取转换为合取,提供给wh词一个全称自由选项的解读,从而实现论域的扩展。我们基于邓川林对副词“也”的语义研究来探讨“也”在论域扩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副词“也”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从而同其他较高量级成员形成对比。“都”表示量级较低的命题成立,根据语用推理得到全称量化意义。同时,我们将梯级含义的取消这一概念运用到“连……也”结构与副词“甚至”的论域扩展,以及“(连)+极小词+也”结构的论域缩小中。对汉语中论域扩展的研究,有助于将汉语放进这一相关研究的体系中,进而探索论域扩展这一现象的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