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泌素-17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及胃泌素-17(G-17)的血清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和69例对照组PGⅠ、Ⅱ与G-17含量,计算PGⅠ/Ⅱ比值(PGR),血清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滴度大于等于35EIU为阳性。   结果: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PGⅠ、Ⅱ,PGR,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G-17浓度水平在肝功能Child-PughB级高于A级(P<0.05)。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者PGR低于非HP感染者(P<0.05),病毒性肝硬化患者G-17浓度水平高于酒精性肝硬化(P<0.05)。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可能会影响PGⅠ、Ⅱ,PGR的血清水平,血清G-17的浓度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有关,且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GR的改变可能与Hp感染有关。同时肝炎病毒可能参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胃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