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深入,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作为刚刚把发展市场经济作为自己改革目标的中国政府来说,扑面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无疑又是一次考验:能否引领和推动自己的民族经济屹立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之中,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政府何去何从?是袖手旁观还是有所作为?政府经济职能如何定位?政府如何介入经济、干预经济、保障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职能? 本文的分析思路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冲击和影响展开,通过对政府职能、经济职能等核心概念的理论分析,阐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回顾了西方政府经济职能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当前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目标。在这一分析思路下,本文共分5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政府职能、政府经济职能两个核心概念的不同观点和认识的梳理,明确了两者的科学涵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职能及其相关理论的历史演变的分析,从纵向上将其划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历史阶段即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重商主义”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守夜人”阶段;“凯恩斯主义”时期的“全面干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阶段。从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演变中得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同样重要,只是存在市场与政府角色的主次、干预方式和干预程度的范围差异而已。 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正处在体制转型期、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过渡的时期、处于由封闭的经济体向开放的经济体转化的时期;分析了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自建国年以来的改革历程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严重存在。 第四部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表现特征,概括总结了经济全球化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的效应,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经济职能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市场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膨胀,客观上弱化了政府的经济职能;另一方面,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世界经济问题,主观上又需要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结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经济职能应该强化还是弱化就陷入了困难的抉择。
其他文献
对3-RPS并联机构进行了动力分析。首先,通过列出所有构件的力和力矩平衡方程确定驱动力和平台受到的约束反力,即3-RPS机构的球副反力。当主动力和球副反力得到,其它约束力就
自由度问题是一个已经持续了150年的热点问题。本文目的在于说明如何用简单方便的公式计算那些高度复杂机构的自由度。本文集中分析了一些公认的比较难的现代并联机构和古典
计算机视觉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之中,90年代开始,由于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升,和数字图像获取的廉价化,这一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计算机视觉研究的各个问题中,人
进入2007年,北京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房产政策改革深化,个人住房消费速度加快,北京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而有特色的发展,造就了引人注目的“浙江现象”。本文从政府因素的角度对“浙江现象”进行了解读。指出在中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
机构通用的自由度公式是一个150年没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介绍历史上先后出现的那些不服从自由度G-K公式的反常机构,又有哪些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由宋至清的公休制度出现了与前代不同的变化。宋代就节假日种类的繁多、体系的齐备、制度的完善而言,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巅峰状态。此后官方的休假政策步步收紧,由于
本文从查海和牛河梁两处遗址出发,系统地梳理了苏秉琦先生关于玉器方面的相关论述,指出苏先生由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的内涵中所提升出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上万年的文明起步"
本文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4~2010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分析了中国品牌价值的总体演化、行业演化及分布和区域演化及分布。中国品牌
针对目前国际上广泛研究的3—RPS平台机构的运动性质作出分析.讨论了基面上三回转副共面或共面汇交等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性质.以及该类机构在不同位形下运动性质的变化.从理论上深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