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如今已成为一种大众投资工具,受到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青睐。与股票相比,基金使用了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使投资者避免遭受巨大的市场风险。与债券银行储蓄相比,基金的收益率相对较高,而且基金的变现性也是债券与储蓄不可比拟的。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从长期看,证券市场也必将反映这一状况,重在价值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收益的开放式基金必然会获得迅速增长,投资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将能够满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市场一般的收益水平,基金面临的市场风险,基金经理的投资才能。而本文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基金经理投资才能,即在短期内市场波动时基金经理逃顶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人逃顶能力做了理论的探讨。文章首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做了基本概述,由此引申到对证券投资基金中开放式基金的业绩研究分析。研究基金业绩的理论方法包括传统的评价方法,以及新的通过研究基金选股择时能力,来评价基金业绩的方法。本文就是将基金选股择时能力的模型使用条件放宽,研究短期内在股市波动时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从而反映基金经理人逃顶的成功与否。在研究方法中,本文首先对证券投资基金选股和择时能力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包括传统的指数衡量法,以及国际上较为成熟的T-M,H-M模型等。本文选取了2007年9,10,11月以及2009年6,7,8月我国经历的两次股市暴跌的时间段来考察基金经理逃顶的情况。而基金则随机抽样选取排名在不同等级的基金44只,经过回归分析,T检验等。这里选取了T-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2007年9,10,11月份中44只基金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而有鹏华中国50,融通新蓝筹混合,中信红利,交银成长这四只基金表现出显著正向的择时能力,即这44只基金中,有四只基金经理成功逃顶。2009年6,7,8月中,华夏大盘精选,华宝先进成长两只基金表现出了显著正向的选股能力,同时只有工银精选平衡、国投瑞银创新这两只基金具有显著正向的择时能力。而由于数据的拟合结果中,调整的可决系数值,表明模型对数据拟合较好。对比两次择时能力情况,即两次经历了暴跌时,成功逃顶的几只基金都不同,也就是两年前的逃顶与这次逃顶不是同一批人逃顶。这也正验证了有效市场理论,没有基金经理能够在扣除成本的情况下,跑赢同行,也没有基金经理能够跑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