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酒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chenyin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亚科,因果实多为蓝色,俗称蓝莓。蓝莓果实味道甜美,富含花青素和总酚等营养物质,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蓝莓产量倍增。蓝莓即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汁、果酒等多种产品。本文以安徽怀宁产蓝莓为试材,以发酵法酿制蓝莓酒为目标。通过比较不同酿造工艺对蓝莓酒的品质的影响,选择最佳酿造工艺,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各个发酵工艺参数,同时研究了不同酿造工艺对蓝莓酒中花青素、总酚和抗氧化力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研究比较带渣发酵工艺、纯汁发酵工艺、低温浸渍预发酵工艺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确定了低温浸渍预发酵工艺为酿造蓝莓酒的最佳工艺,即蓝莓经打浆、添加果胶酶0.02g/kg及酵母0.05g/kg于16℃条件下进行低温浸渍预发酵处理后,再经调整成分、接种酵母二次发酵、陈酿等工艺酿制蓝莓酒,所得蓝莓酒感官品质高于带渣发酵工艺和纯汁发酵工艺所制得的果酒。其次,本文以低温浸渍预发酵工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考察酿酒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及SO2用量对蓝莓酒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原料经16℃浸渍预发酵72h后,以酿酒酵母Y3为菌种,在接种总量为0.2g/L,发酵温度25℃, SO2用量40mg/L时酿造的蓝莓酒,经陈酿后酒液呈深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口感醇厚,且带有浓郁的玫瑰花香。最后,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的发酵工艺及工艺参数变化对蓝莓酒中花青素、总酚和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在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呈下降趋势,陈酿阶段损失较大,主发酵过程的损失较低。不同发酵工艺条件下酿制的蓝莓酒中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不同,低温浸渍预发酵酿造工艺可以获得更多的花青素和总酚,酿酒酵母Y3可更好保存蓝莓酒中花青素和总酚,发酵温度在28℃以下,SO2使用量小于80mg/L时蓝莓酒中的花青素和总酚损失较小,蓝莓酒的抗氧化力与其花青素和总酚含量的高低呈正相关。本文使用低温浸渍预发酵工艺酿制蓝莓酒,显著提高了蓝莓酒的品质。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
在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在现阶段服装教学中教学改革也在开展中。在实际开展的服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要对优秀的
长期以来,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几十年来,投资效率并未同步上升,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只重“量”而不重“质”的投资方
本文介绍了船体航行振动的原因,以及控制船体振动的方法.
军用小型海洋侦察机器人推进电动机的外部辐射磁场影响自身隐蔽性和稳定性,为了寻找抑制辐射磁场最有效的措施,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瞬态磁场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推进器电动机
概括论述了敏捷制造的相关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敏捷制造企业的作用。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动脉瘤可疑的患者行常规DSA,并行3D重建,比较常规DSA与3D-DS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演变至今已呈现出新的态势,其危害性不断加大,对其惩治的困境凸显。究其原因,理论层面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的不全面、立法与当前实际的脱节、基础概念的不明确
在最优刚性编队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持久编队自动生成算法,所得算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维持编队结构稳定所需的信息交互量.首先,对于任意的最小刚性图,提出了
本文主要阐述参芪花粉制剂组方及对脾肺气虚症的运用探讨。通过阐述中医古籍对脾肺气虚症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肺气虚症的现代研究以及参芪花粉制剂所用药物的古今研究,从而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