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时播种是保证小麦种子正常发芽的重要条件,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适时播种经常受到前茬作物或极端天气等原因的影响,推迟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经常面临的栽培调控手段。为了确定推迟播种的临界日期,试验在陕西关中平原进行,以小麦品种小偃22号为材料,设定了五个播期,分别为10月22日(正常播期)、10月29日、11月05日、11月12日和11月19日,两种播量:一种是保持150 kg·hm-2的播量不变(即常规播量),另一种是增加播量,即按推迟播种时间的程度依次为150 kg·hm-2、225 kg·hm-2、300kg·hm-2、375 kg·hm-2和450 kg·hm-2。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播量增加,小麦的分蘖数和最高分蘖数增大。随播期推迟,小麦分蘖数和最高分蘖数显著减少,而通过加大播量,这种减少趋势得到减缓,但与正常播期相比,在播期推迟两周或两周以上时,加大播量对小麦分蘖数的减缓作用效果不明显。另外,随播期推迟,小麦最高分蘖数出现时期有所推迟。推迟播期对小麦分蘖成穗率影响较小,增加播量显著降低了小麦分蘖成穗率。(2)随播量增加,各个生育时期小麦的生物量逐渐增加。随播期推迟,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而通过加大播量可以缓解这种趋势,但与正常播期相比,在返青期和拔节期,从播期推迟二周或二周以上时,加大播量对生物量的减缓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开花期,播期推迟两周后,加大播量的缓解效果也不明显;在成熟期,从播期推迟二周或二周以上时,加大播量对生物量的减缓作用效果不明显。(3)小麦的生育时期受播量的影响较小。播期推迟,小麦的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日期也随之推迟。在开花期,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随播量增加而上升,在播期推迟一周下,播量为225 kg·hm-2条件下小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最大。在成熟期,小麦株高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加大播量对株高无明显影响。推迟播种对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株高影响较小,而加大播量会使得小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对小麦成熟期株高影响较小。(4)随播量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上升,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随播期推迟,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下降,而在加大播量下,穗数的这种下降趋势得到减缓,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下降趋势却加大。在加大播量的处理中,播期推迟一周的小麦穗数与正常播期差异不显著,而各个播期的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却与正常播期的差异不显著。在两年的小麦产量中,随播量增加,小麦产量增加。播期推迟,小麦的产量随之显著下降,而通过加大播量可以使这种下降趋势得到减缓,但与正常播期相比,推迟播种二周或二周以上这种减缓效果不明显。以上结果说明播期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均有影响,但播期的影响效应更大。播期10月29日左右(推迟一周)是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推迟播种的临界期。(5)推迟播种,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淀粉含量、沉降值和面团形成时间随之升高,容重和出粉率却随之下降;增加小麦的播量,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淀粉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容重和出粉率均变化不明显。综上,随播期推迟小麦籽粒产量下降,而通过加大播量可以弥补成穗数的不足,从而缓解小麦产量下降的趋势,但与正常播期相比,从播期推迟二周或二周以上后这种缓解效应不明显。该结果表明在适当加大播量的条件下,推迟播种的临界日期为10月29日左右。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品质有影响,但播期的影响更大,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中,播期主要是通过影响穗数从而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