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以都江堰核心区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地域文化逐渐衰败甚至消亡。城市的水资源各有其特点,对创造城市个性、展现滨水城市的特色风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体现地域文化滨水空间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特点和资源条件,避免趋同和“千城一面”,展现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课题。   本文以“滨水的建筑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层面入手,重点研究城市自然本底、建筑群体组合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之间的协调与整合。本文提出了结构性意象与评估性意象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城市的地域性,从决定滨水的建筑外部空间地域性的客观环境以及人对滨水的外部空间的感知和认识两个层面入手,研究滨水的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   本文选取都江堰市核心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江堰以水闻名,其城市规划和设计以河为轴、以水为脉,突出水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核心区滨水建筑外部空间即成的空间环境和设计处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从结构性和评估性两个层面研究都江堰市核心区滨水空间对地域性的体现和表达,建立表达地域性特征的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基本设计策略,以期对我国快速城市化下的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有所裨益。   本文以“城市意象”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地域性和城市意象之间的关系,建构结构性意象研究与评估性意象研究相结合的城市地域性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都江堰地域性构成要素出发,研究都江堰市的水环境构成,从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两方面着重分析都江堰水环境,梳理其滨水建筑外部空间地域性表达的形成因素和背景。在结构性意象研究方面,主要从都江堰核心区中的自然水系结构、水流特性以及城市建筑风貌三个客观环境出发,研究探讨地域性要素的影响下,在其城市空间格局、群体建筑空间以及滨水建筑界面这几个结构性层面上,如何表达其滨水空间的地域性;在评估性意象研究方面,从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出发,研究人基于都江堰特有的地域文化基础上所发生的各类地域性行为活动,研究这些地域性的行为活动与对都江堰核心区滨水空间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地域性的都江堰核心区滨水空间场所,最后选取都江堰核心区中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总结出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策略,并对该课题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之目的是为了检验并说明沙特阿拉伯吉达市利用被动和主动太阳能进行建筑设计的情况。本文探讨了“被动太阳能”设计立足未来以及为建筑物提供热能的解决方法;同时,本文还
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城市当中大型的文化类公共建筑,它是公众了解并参与城市建设的信息平台,因此,它的空间已经不仅仅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参观行为,同时还要满足人们了解城市建设、
目前,国内外对损毁严重的文物古建筑以及建筑遗迹的保护与恢复探索已较为成熟,但多集中于国家级大型文物古迹或官式建筑的修复上,而对散布在广大农村中极具价值的民式大部残损文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的空间组织问题在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满足技术创新等需求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青潍日是山东
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与城市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许多老城区出现了严重的衰退问题,其城市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文化发展和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整
本论文将呈现在牙买加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并展现出以建筑物反映室内热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居住者对自己的实际室内环境的看法的第一手数据。此外,它揭示了一
高校校园的声景设计就是在整体规划的景观设计中加入声景学的概念,重视声音的价值和意义,从听觉的角度给校园空间增添新的风景,弥补视觉景观的不足,给师生全方位、立体性质地景观
学位
严寒地区冬季的住区组团微气候十分恶劣,为了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往往要以高昂的能源消耗为代价。建筑组团室外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一样,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空间,如何采取
当今,人们的消费已经越来越着重于对自身形象、品位、身份和情感等方面,即波德里亚所提出的“符号消费”。城市商业街区作为消费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受符号消费的影响最为深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