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第六次学生体质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仍在继续下滑。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其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国家高度的重视。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提供各种条件来支持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面临着社会压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确忽视了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教育。大家都知道身体是从事一切工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拥有再多的知识、技能也无法为社会更好的服务。因此,在关注学生能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之前,应该首先关注学生们的健康状况。论文以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学生在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所抽取的14444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学生五年来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动态分析,并对5年来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性别、分年级、分年份,以及学生体质单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总结五年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五年来体质测试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但是对测试前学生相关项目的培训,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以及测试后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反馈方面比较欠缺。五年中学生整体的体质较差并呈持续下滑状态。其中女生身体形态优于男生,身体素质方面女生柔韧性好于男生,下肢力量及爆发力男生好于女生,男女生的肺活量五年来变化不大且保持良好的水平,肺活量体重指数还有待提高。大二学生体质相对最好,大三学生最差。2010年学生的体质最好,2013年体质最差。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学校、教师、学生对体质测试的目的与意义认知不够,学生对自身的体质状况不清楚,学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没有掌握体质测试项目的方式方法。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体育场地、设施较差,体育课程开设的学期、学时少,项目选择上具有局限性。学校体质测试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相关措施有:通过体育理论课堂的讲授,网络平台,进行体质健康系列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标准》的认知。引进优秀的体育教师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购买必须的体育器材,改善学校体育场地。增加体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期、学时,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建立学生个人体测档案。落实体测成绩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书,并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项目技巧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