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戏曲家周埙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s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埙(1714.02.06—1783.02.05),江西龙泉人,精通音律,擅长作剧,清代中期戏曲作家。周埙的戏曲创作主要集中在乾隆时期,主要戏曲作品有传奇《拯西厢》《中州愍烈记》,杂剧集《广陵胜迹传奇》。周埙为人和善,与当时的朝廷重臣、文坛名士,龙泉县名士等多人都有交往。在他参与编纂的《龙泉县志》中留下了大量与友人交往的印记。主要交往的对象有蒋士铨、王文治、彭元瑞、杨锡绂、杜一鸿、陈履祥、王卓等,与他们都有诗歌唱和。其中,著名的戏曲家蒋士铨更是对周埙为人赞叹不已,多次写诗予以表彰。清朝重臣杨锡绂更与周埙亦师亦友。《拯西厢》是周埙的一部翻改的王实甫《西厢记》的传奇作品。作品以唤醒世道人心为目的,意在消除王实甫《西厢记》所带来的影响。周埙在对其翻改的过程中,有意将《西厢记》中的部分不符合伦理规范的地方进行了删改。首先是从剧本结构的重组、脚色行当的变化、演唱方式的自由三方面对戏曲体制作出了改造。其次是对故事情节的调整,大体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基于周埙本人以“节义教化”为创作宗旨,故删除了许多不符合风化礼教的情节,为张生、崔莺莺二人的过失做了弥补。最后对人物设置进行调整,增加了边缘人物的性格和发展脉络,尽全力减弱张生与莺莺二人对于对封建礼教的挑战,纠正风气,宣扬节义思想。《广陵胜迹传奇》是一部杂剧集,包含了《广陵城灯游时太平有象》《木兰院诗笼处故里垂芳》《芍药圃花瑞奇分枝兆相》《平山堂堂宴乐摘蕊传觞》《黠鼠赋虎梦来天怀坦荡》《枯树园桃医感合境宁康》《邗沟庙神镜悬孝忠照朗》《天宁寺佛轮转福寿延昌》八部短杂剧。八部杂剧在题材方面分为历史剧、节烈剧、迎銮剧等,在主题选择上内容丰富包括歌颂太平盛世与赞美最高统治者、表现世道人情的真实、以幻化之笔照鉴人心去警示世情、表彰贞节烈妇等。周埙在每一个杂剧结尾处,都将自己对其故事的内容本事来源及其考证过程进行了记录。到了清代中后期,由于文人进入戏曲创作领域,创作倾向于案头化。但周埙不同,从这部戏曲作品中可以看他的创作以舞台搬演为主,案头化不强。《中州愍烈记》是一部宣扬贞孝节烈的传奇作品。此作品表彰节烈,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与蒋士铨提倡的“表彰节烈、扶植人伦”的创作主题相同,同时,还为这部作品题诗四首。此剧取材于发生在河南省延津县的事情,本事来源清楚真实,由于他的祖母与母亲皆被朝廷进行过节烈表彰,使得创作意图一直秉承的节烈主题。《中州愍烈记》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戏曲语言的庄重感、戏曲人物的悲剧感、戏曲排场的设置以及戏曲的舞台倾向。总体说来,周埙在戏曲创作上还有较多值得研究的方面,应该对其加以重视。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乾隆时期繁华的戏曲创作。
其他文献
本文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野生型(Col-0)、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s,NOS)突变体Atnoa1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s,NR)突变体Nia2-5/Nia1-2、NADPH氧化酶单突变体(atrboh D、atrboh F)和双突变体(atrboh D/F)、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D-C
学位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绘画艺术形式,与别的绘画种类相比,其在绘画内容、特点、技法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风格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同时,这种艺术风格也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着变化。写生是创作者继承中国画内容、特点和技法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画创作的必要途径,对中国画的创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从中国画的特点出发,中国画更注重主观情感、审美取向和思想精神的寄托,但
学位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系统极度脆弱,人工植被恢复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举措。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是黄土丘陵区用于植被恢复的主要灌木树种之一,在坡面多沿等高线带状种植,与中间相隔的荒草带形成灌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作为胶结剂在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对灌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
学位
中国戏曲人物画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拥有了其特有的艺术审美趣味。戏曲构成元素之丰富性也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与表现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同时吸引着诸多艺术家将其引入中国画创作之中,对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以戏曲人物在中国画中的创作与表现为切入点,并结合自身的创作展开讨论。首先,对戏曲人物绘画创作进行概述,说明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结合的缘由在于文化渊源的相同与形式上的共性,并简要阐述了从
学位
写意山水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条重要分支,逐步从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这一用途中独立出来,历经数个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写意”为核心思想的表现手法。西方风景油画有着类似的发端,同样从作为宗教画、肖像画的背景这一用途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创作题材,而后从印象派开始逐渐萌发出意象表现的趋势。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东方艺术品进入西方,中国写意山水画对后印象派及之后的油画表现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这一影
学位
绘本作为一种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并成为当代家长参与儿童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优秀的绘本设计,不仅能够对儿童的观察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本文以儿童绘本设计的理论依据为起点,分析0至6岁各年龄阶段儿童绘本的不同特征,研究儿童绘本趣味性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剖析优秀绘本中的趣味性体现,最后落脚于此次研究的实践
学位
随着国家政策以及资本实力对版权保护意识的增强,获取和使用盗版内容的成本增加了,为培养消费者的支付意识和支付习惯提供了客观条件。从线下音频零售商店到线上相关各类音频产品的线上购买,知识付费虽然有着很多种形式,但最终还是代表了当前移动端和互联网时代状态下音频消费市场的巨大转变。由知识驱动的支付是以人性和知识为目的,付费目的在于不断地进行迭代、持续改进,它是知识支付的主要驱动力,可减轻焦虑,并具有反人道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依靠传统口传心授方式的乡土音乐文化正在不断走向衰落与消亡。目前乡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依托于师徒、家族与学校进行,而学校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拥有更为庞大学习群体,因此更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乡土音乐文化。首先,本研究在分析在当下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发现学校教育是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乡土音乐文化融入学校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其次,通过对样
学位
龚贤独特的“积墨”风格在绘画史上影响甚远。从龚贤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多中锋用笔,要求笔圆气润,皴法多为点皴和线皴,龚贤的积墨法是其追求一生的结果,他的画风浓郁厚重。他对笔墨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龚贤在绘画中一直保持着干笔润墨,他认为润墨会让画面更加自然。积墨法在龚贤后期的作品中达到了高峰。本文通过对龚贤的积墨法概念、形成历程、艺术特色进行浅析,以我的毕业创过程为核心,围绕创作来谈龚贤积墨法的运用及影响
学位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中,在该框架之下消费主义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的身体流动性,个体的位移多义性裹挟了彼此复杂的身份关系,重新构建自我的身体以适用于消费社会发展是中国电影当下表达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文本研究所在。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大众默认青少年多数是认知狭隘的叛逆者,只有少数是明事理的少年老成,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这种意识依旧存在。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电影中,电影作品以其特有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