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几十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哮喘患者目前已达3亿,严重消耗了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自发的对非致病性抗原的过度的免疫反应,表现为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粘液分泌增加,最终导致气道重塑。哮喘的发病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与功能下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reg可以通过分泌IL-10,TGF-β等细胞因子或抑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等途径抑制哮喘。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Th17/Treg比例抑制哮喘小鼠的过敏性炎症。近些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包括哮喘在内的多种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益生菌被定义为在给予适当剂量时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并调节宿主免疫,促进正常免疫耐受的维持,对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益生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性及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探究6种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通过卵清蛋白(OVA)建立小鼠的哮喘模型,研究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小鼠哮喘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小鼠Treg,树突状细胞(DC)等免疫细胞的影响。本实验同时研究了益生菌治疗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深化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探究哮喘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哮喘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明确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探究益生菌的混合制剂治疗小鼠哮喘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益生菌治疗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方法】1)实验选用健康6-8周雄性SPF级小鼠,使用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的哮喘模型;2)使用肺功能仪检测小鼠肺功能;3)收集小鼠的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使用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13,IL-10,IL-17A含量;4)摘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5)眼球取血收集小鼠血清,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gG1水平;6)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引流淋巴结以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数量;7)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CD103~+DC数量;8)体外实验,将肠系膜淋巴结CD103~+DC与na?ve T细胞共培养,检测共培养细胞中Treg数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4,IL-13水平;9)16sr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模型组小鼠表现为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哮喘小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其中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BALF中IL-4、IL-13、IL-17A表达增加,IL-10表达下降;组织学染色显示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血清中OVA特异性抗体表达增加。5×10~7 CFU/ml益生菌治疗后小鼠的气道反应性明显下降;BALF中炎症细胞数量降低;BALF中IL-4、IL-13、IL-17A表达降低,IL-10表达升高;组织学结果显示小鼠肺部炎症明显减轻,血清中OVA特异性抗体表达降低。此外,哮喘小鼠肺引流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5×10~7 CFU/ml益生菌治疗明显上调了小鼠肺引流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数量,并增加了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103~+DC数量;体外实验发现,5×10~7 CFU/ml益生菌治疗组小鼠相比于模型组,肠系膜淋巴结中CD103~+DC更能够促进初始T淋巴细胞向Treg转化。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构成发生明显改变;益生菌的混合制剂治疗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门、属等多水平上调节肠道菌群构成。【结论】益生菌的混合制剂治疗能够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其中5×10~7 CFU/ml益生菌的混合制剂的治疗效果最佳。我们发现益生菌混合制剂治疗通过上调肠系膜淋巴结中免疫抑制性的CD103~+DC,诱导小鼠肺引流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生成,对小鼠哮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发现哮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且菌群群落构成发生改变,益生菌混合制剂治疗能够增加哮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并调节肠道菌群构成,对小鼠肠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微型桩因其对施工空间要求小,桩承载力稳定,安全系数大,沉降小。目前在建筑物加固改造及纠偏工程中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河南省新乡地区的应用尚属首例,故进行了试桩以获得桩的
目的: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与临床表现上的特征、CT影像上的特征及肿瘤标志物CEA的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26例肺腺癌的患者胸部CT表现、一般临床资料及CEA表达水平。利用ARMS方法测定EGFR基因外显子18-21的突变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GFR突变状态的独立预后因素。分析比较EGFR突变组与野生型组在CT影像、临床资料及
摘 要:高校引入健美操教学,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在健美操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让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分析其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健美操;应用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健美操项目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其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高校健美操具有极强的节奏感与音乐感,可以起到美
摘 要:高职化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法,是按照特定程序进行的,以教师启发点拨为主导、以学生自学探索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是知识的主动猎取者。互动式教学法的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兴趣,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职化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法;实践  在高职化学教学活动中,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实践经验表明,在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
音韵学是与语言音乐学关系极为密切的语音学内容。作者通过三个层次:“音韵学的存在意义”;“两种概念的‘音韵学’”;“‘目的’决定‘用度’”,提出在语言音乐学文论中,对音韵学
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繁,网络舆情在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促进了其从社会空间到网络空间的演化.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留学生成为很多国家培养人才、实现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国内现有的留学生教学方法及其在肾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不同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选择最有益于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以实现MBBS项目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教学方法;肾内科  留学生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据2016年4月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