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气仓水上苗圃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臭底泥如何处理一直是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的难题,黑臭底泥中的污染物浓度远超过上覆水,经过扰动作用不断的向水体中释放,加剧水体恶臭发黑。近些年来利用植物根系吸收上层上覆水中污染物作为养分的人工浮岛虽然可以净化黑臭水体上覆水,但是无法解决河底底泥的污臭问题。本文总结了现有人工浮岛的不足并依据结构功能原理,设计发明了一种将城镇黑臭底泥就地资源化利用与促进上覆水净化同步进行的下气仓水上苗圃及使用方法,并亲手完成了本发明装置样机的制作。本发明装置主要由上方集泥槽和下方下气仓叠加组成,集泥槽与下气仓由水平隔板水平分隔并经四周围护板围绕组成。上方集泥槽围护板开设竖向溢水口,水平隔板上竖直向下嵌插通水管;单体间组合连接构件位于水上苗圃单体的围护板外侧,将相邻的各水上苗圃单体组合在一起;供气系统由空气压缩机出口经供气干管和气体分配器等与各苗圃单体下气仓相连组成,下气仓围护板下方均匀开设平衡排气孔、事故排气孔等完成排气过程。通过对本发明装置功能需求的分析,将其运行过程分解为七个状态,且针对各运行状态及各状态之间的衔接转换进行了对应的受力计算与分析,设定了样机在灌泥试验过程中的各运行状态参数,并进行了下水灌泥种植试验检测理论运行参数的准确性,最后分析校正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误差。开展的灌泥种植试验中,喷洒泥水为人工配置的体积比1:9的泥水混合物,当喷洒泥水进入样机集泥槽内后,在长×宽分别为100 mm×20 mm、100 mm×10 mm、100 mm×5 mm的竖向矩形溢水口与外界上覆水进行泥水交换的条件下,经过15 min沉淀后增压使样机上浮分别得到了74.7%、83.8%、82.9%的底泥,验证了本装置的运行可行性。灌泥完成后,在集泥槽内有机质平均值26.33 g/kg、总氮平均值46.12 g/kg、速效氮平均值0.07 g/kg、总磷平均值0.45 g/kg、速效磷平均值0.01 g/kg的黑臭底泥中进行了播种、灌水等操作,经过两周成功培育出了高达5.8 cm的狗牙根植物,且经过检测对比初步验证了植物生长能净化底泥的作用。
其他文献
Hy-Vo齿形链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领域。相较于普通的链传动,如滚子链、圆销式齿形链等,其具有精度高、噪声小、适用于高速重载等突出优势。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是基于“多元变
辉铜矿的氧化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溶解的中间产物为难溶的铜蓝物质,并形成表面硫钝化现象,导致第二步反应速率较慢,不利于辉铜矿的高效浸出。目前关于辉铜矿生物浸出过程钝化
石墨烯自2004年发现以来,因其诸多优异的特性而受到大量科学家的关注,但它的零带隙制约着石墨烯的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虽然在之前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打开石墨烯带隙,但这些在
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多相流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高纬度、高海拔的北方及西部高原地区。高强度的风吹雪会对长大线性交通设施如铁路、公路等造成灾害性影响。由于风吹雪灾害本身难以预测和控制,加之我国大多防治措施设而不防,致使交通严重受阻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风吹雪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的某高速公路为背景,结合现有的防护措施,开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组合而成的,有着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产生的剩余污泥较少和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是一类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旨在对MBR脱氮除磷工艺中关键酶(聚磷酸盐水解酶(PPX)、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基团分泌酶,酶的活性能够直接表达出微生物的活性,并且酶受各种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影响。所以,研
本文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15%的B4C/2024Al复合材料,并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实验,研究了材料在高温压缩过程中的热变形行为,确定了复合材料的
铝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热性能,表面可形成细密的氧化膜保护,耐腐蚀性能好。ZAlSi7Mg是铸造铝合金中用途最广的合金之一,该合金是常用的铸造铝-
现有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会引发了诸多建筑垃圾存放、处理和填埋问题。而利用废弃混凝土将其重新作为混凝土原始骨料的替代品,消除了垃圾填埋和骨料资源枯竭的问题,
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ers,Maca)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占10.2%18%;此外还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芥子油苷、多酚等。本文以新疆黄色玛咖干粉为原料,
由于石墨烯独特且优良的特性,类似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其在光电器件上的多种应用,在相关的理论和实验工作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外,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已经证实,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