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在与世界各地语言的接触中产生不同的语言变体。当论及英语时,不再单指英国英语、美国英语,而且还指亚洲英语或者第三世界英语。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逐渐打上中国文化和中式思维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变体--中国英语。
作为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结合的产物,中国英语一词首次于1980年出现在葛传槼的文章中。作为一个热议话题,其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统一公认的定义,故而出现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二说,很多学者撰文阐述二者的差别。
本文第一章介绍英语的全球化、本土化,第二章回顾中国英语的历史发展历程,第三章简要概述关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现况,第四章介绍学者对于中国英语及中式英语的定义,借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中国英语还是中式英语,都是人为赋予的,二者没有根本差别,“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第五章进一步分析中国英语的特征。综上所述,只要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即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又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够顺利进入英语交际的即是中国英语。同时本文对中国英语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做出预测:随着世界范围内使用英语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将不断发生变异:中国英语将以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屹立于世界英语之林,并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