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一大疾病,三七通舒胶囊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的上市成药,成分为三七三醇皂苷(PTS)。目前对PTS的实验和临床疗效研究报道多,但其机制尚缺乏相应的研究。经过文献检索与调研,确定本课题拟探讨PTS治疗脑缺血的活性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从PTS活性组分和Nrf2信号通路、血小板聚集环节切入研究;基于作用机制明确的前提下,开展PTS组分研究,为三七通舒胶囊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1.三七通舒胶囊主要成分对PC12细胞OGD-Rep模型保护作用。首先采用CCK-8检测PTS及其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三七皂苷R1对PC12的细胞毒性作用;三气培养箱模拟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并用CCK-8检测PTS对OGD-Rep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S对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PI3K/Akt抑制剂和诱骗寡核苷酸技术证明PTS激活Nrf2通路对保护OGD-Rep损伤的意义。2.三七通舒胶囊主要成分配比活性研究。采用三气培养箱模拟PC12细胞氧糖剥夺模型,结合CCK-8检测PTS主要成分不同配比模式对二相酶诱导作用及OGD-Rep的保护作用,观察各种成分比例对药物活性的影响。3.三七通舒胶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酶标仪法观察PTS及其主要成分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TS对血小板钙离子内流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S对聚集血小板中P-Erk及P-p38MAPK的调控作用;同时通过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观察PTS有无延长出血的副作用。结果:1.三七通舒胶囊主要成分对PC12细胞OGD-Rep模型保护作用。PTS浓度在40μg·ml-1,人参皂苷Rg1、Re及三七皂苷R1在50μmol·L-1以下浓度均未表现出明显细胞毒性作用;PTS可以明显诱导HO-1表达和保护PC12细胞OGD-Rep模型,并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在16μg·ml-1处理24h作用最佳;PTS主要通过PI3K通路激活Nrf2,抑制PI3K通路及Nrf2转录均可显著抑制PTS对HO-1的诱导效果及抗OGD-Rep活性。2.三七通舒胶囊主要成分配比活性研究。PTS三种主要成分在2.5μM浓度下对PC12细胞OGD-Rep模型保护作用不明显,联合使用时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三种单体成分在2.5μmol·L-1浓度下对HO-1具有明显诱导作用,三种成分联合使用对HO-1和NQO1均有明显诱导作用;三种成分按自然比例联合使用对HO-1诱导及抗OGD-Rep作用均较差。3.三七通舒胶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研究。PTS及其主要成分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三种成分间不存在协同或加和作用;PTS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钙离子内流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TS可以双向调节活化血小板Erk磷酸化水平,对p38MAPK磷酸化无明显作用;PTS不具有延长小鼠出血时间的副作用。结论:PTS及其主要成分可以通过协同诱导HO-1表达发挥抗氧糖剥夺活性;PTS主要通过诱导P-Akt表达促使Nrf2磷酸化激活进入细胞核,调控下游二相酶表达,发挥抗氧化和抗OGD-Rep活性。PTS三种主要成均为有效成分,但三者的比例关系对其活性具有明显影响,自然状态下的比例关系并非最佳;PTS及其主要成分可通过调节血小板P-Erk表达和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对三七通舒胶囊抗脑缺血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和基于Nrf2信号通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系统研究可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机制提供科学解释,同时为中药提取物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