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PLIF火焰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燃气轮机的燃烧机理,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污染排放,就需要一定的测量技术来研究燃机内部的燃烧场。对火焰温度测测量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无论对燃烧过程的理论基础研究,还是为开发新型燃机,以及对于研究燃气轮机的优良特性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火焰温度及其分布的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对于深入了解各种燃烧过程、燃烧流场和燃烧产物的内在特性,建立合理的燃烧模型以及进行精确的计算机数值模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应用双线羟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简称双线OH-PLIF)测量常压条件下甲烷/空气层流预混平面火焰中的温度分布。双线PLIF测温方法不仅能够避免自由基浓度和荧光淬灭效应的影响,而且测量结果也具有很高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对于研究火焰燃烧机理和进程、发展更为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双线测温技术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实验标定常数的影响因素和误差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理论分析与LIFBASE仿真软件相结合,研究了适用于双线PLIF测温实验及激光器波长标定的电子跃迁和振-转能级。其次,设计了双线PLIF测温实验系统,对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参数进行了设置;通过对染料激光器的输出能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可以在进行测温实验时同步获得实验激光的能量;研究了使激光器输出波长保持准确的方法,采用对比OH-PLIF信号强度的方法标定了激光器波长的漂移量;设计搭建了波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量的直接观测;并且对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分布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用以对采集的荧光信号进行修正。最后,使用热电偶对燃烧器的轴向1.5 cm高度的单点火焰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为1232.2±3.3 K,使用燃烧动力学仿真软件对火焰的温度进行了模拟,燃烧器出口最高结果为2000.19 K;进行了双线OH-PLIF测温实验,使用所选波长激光激发当量比为1.0的层流预混平面火焰中的OH基,采集了相应的PLIF图像,获得了OH-PLIF图像的荧光轴向分布,并计算出3种转动激发线组合标定常数;将有无激光能量监测得到的单点温度结果误差进行了对比。在转动激发线组合为Q2(11)-P1(7)时,发现经过激光能量修正,使用热电偶和燃烧动力学软件标定的火焰温度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5.11%和8.04%;得到热电偶标定条件下火焰中的二维温度分布及1.5 cm高度的径向温度分布。
其他文献
GaN功率器件的出现是全球半导体工业在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理论极限不断逼近的今天做出的伟大尝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GaN功率器件在5G应用、快速充电、AI智能等未来领域对传统硅(Si)芯片的取代与广泛应用的逐步实现,使得GaN功率器件相关研究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前沿与热点。而GaN整流器作为GaN功率器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凭借其在清洁能源应用系统、微波传能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其研究与制备同样将在GaN功
一、前言20多年前,作家刘心武的一部短篇小说《班主任》在我国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小说中塑造的在教育思考中具有反思批判精神、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兢兢业业的班主任形象成为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面对日军入侵的严重威胁,开发边疆、巩固国防、充实国力、支援抗战成为举国上下“抗战建国”迫切要求。西康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建设之地,地位重要性明
设X为实赋范线性空间,A:X真包含D(A)→X为K-正定算子,假定方程Ax=f(任意f∈R(K))有惟一解q,构造了一个迭代序列强收敛于算子方程Ax=f(任意f∈R(K))的惟一解q。
表文是中国古代上行公文文体之一,本文以《全后魏文》辑录的170篇北魏表文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学角度梳理北魏表文创作演变的脉络,探究北魏表文的写作规律。文章包含绪论、正文(共四章)及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北魏表文的研究意义,古今学者针对表文以及北魏表文的研究现状,并对北魏表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概括。正文部分第一章论述表文的概念、源流和文体特征,同时从创作时间、作者职务、功能用途三个角度对北魏表
方玉润(1811--1883)的《诗经原始》是现代研究《诗经》的学者绕不开的一部著作。一般认为,方玉润解《诗》属于“独立思考派”,能够摒弃门户之见,突破经学传统对《诗经》的束缚,彰显了新的释《诗》方式。实际上,方玉润生前籍籍无名,直至20世纪20年代才被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学者“再发现”,并重新追溯《诗经原始》的革新意义。《诗经原始》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对前人的革新,方玉润并非游离于经学传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