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和投资的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给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条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推行,各国金融市场开放加深。金融部门的竞争空前激烈。而由于金融业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并且其稳定和发展以及效率状况都会对一国的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适当的管制以保证金融和整体经济的平稳和健康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前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金融部门的国内管制,它对金融产业的竞争究竟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更好地进行管制。对于刚刚进入全面开放的我国银行业来说,其中具体的管制与竞争的关系又是如何,各种管制会对竞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管制水平,也是亟待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中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框架入手,探讨了管制通过银行业SCP框架影响竞争的情形。本文先对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然后从理论角度探讨了管制对SCP框架每一个环节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竞争的意义。接着,结合中国银行业现实的管制情况,对于我国各类具体的管制措施在SCP框架各环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指出了管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进入和退出壁垒过高,缺少存款保险制度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对我国银行业管制对银行业竞争的效果问题,从整体竞争力变化情况,个体效率变化情况,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消费者和社会福利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论是,在整体竞争力和个体效率方面,我国的银行业都有了很大提高,而消费者和社会福利也是上升的,但资源配置效率一般,这跟各家银行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的历史有关,分析的时间段较短也是一个原因。最后,本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管制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我国目前金融业管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管制水平的方法,以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