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对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以《公民道德建设刚要》为根本,结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针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对策。本文共分三章,主要从我国社会公民道德的基本概念开始进行阐述。公民这一名词的由来、公民道德的界定、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今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职业道德的失范、诚信危机、传统家庭美德的淡化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以及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要寻觅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及方法,与之相适应的真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其中包括:以教育为基础,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公民道德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服务公众、奉献社会;重塑诚信社会,构建诚信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构建当代和谐家庭。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