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分配不均日益显现,社会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银行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银行业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银行业高管薪酬节节高升,银行高管的天价年薪引来政府关注、民众热议,银行业高管薪酬的合理性遭到质疑。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及超产权论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实证检验了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对现存的薪酬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以及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相关性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的制度背景,在前文所述各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并提出假设、设计变量,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与银行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附带研究出来的其他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有利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议,最后提出了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文以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14家银行(不包括刚刚上市的农行)2007-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呈极弱的不显著的相关关系,高管薪酬对绩效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甚至有负效应,表明管理层权力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问题上有一定的解释力度;高管持股与银行绩效呈弱相关,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尚欠缺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无法激励高管人员;高管薪酬与国家持股负相关,统计值具有显著性,说明国家持股比例越高的银行越倾向于支付较低的高管薪酬,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仍存在很大差距,从而可以看出高监管对银行高管薪酬的限制作用。基于实证结果,得出优化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议,即建立更加合理的能够对银行业绩起到促进作用的绩效考核体系,调整银行绩效和个人绩效在高管和一般员工绩效奖金中的占比,给高管降薪,给员工提薪,减少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并考虑同样对高管起激励作用的其他激励方式,来代替货币性报酬激励,既可以节税,又可以提高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