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A的高铁车地分布式CoMP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速铁路场景中,列车的高移动性会导致频繁的切换、严重的多普勒扩展等问题,也会导致信道的快速变化,影响信道建模和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的车地通信系统,并通过系统级仿真进行了验证。为了更好地模拟高速铁路场景,仿真平台中采用了两种网络拓扑结构,即线性网络和蜂窝网络。前者主要适用于乡村等人口密度较低的场景,而后者可以应用在市区、郊区等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信道模型则采用了WINNER Ⅱ信道模型中的D2模型,也即Rural Moving Network模型,它是专为高移动场景设计的信道模型。LTE-A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是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通过发送端的多根天线各自独立地发送信号,并且在接收端也采用多根天线接收和恢复原始信号。MIMO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多根发射和接收天线所提供的空间自由度来提升信道的容量,从而提升传输速率,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空间自由度跟信道矩阵的空间相关性有关,而这种相关性又会直接影响信道矩阵的秩。相关性越强,则秩越小,空间自由度也就越小,从而导致较低的信道容量。由于高速列车一般运行在地势开阔的地带,周围的散射体较少,因此基站到列车的信号大多会经历视距传播,在这种传播方式下,信道矩阵的空间相关性很高,信道是秩损信道,从而会限制信道的容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尽可能地减小频繁的切换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将分布式天线技术引入到高速铁路场景中来,利用分布式天线间的协作,改善信道质量,增强信道矩阵的秩,从而提高信道容量,提升系统性能。此外,为了解决小区边缘频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将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技术和分布式天线技术结合起来,利用这种分布式CoMP技术增强接收信号的质量。并利用已设计实现的系统级仿真平台,对采用了分布式CoMP技术时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CoMP技术可以明显地提高信道容量,并提高列车在整个小区的频谱效率以及列车在小区边缘时的频谱效率。
其他文献
延迟/中断容忍网络(以下简称DTN网络)的目的在于自适应深空通信环境中长延时以及长中断的现象。而目前对DTN网络汇聚层协议(CLA)的性能在高非对称深空通信环境下的表现,尚未给出
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非合作通信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调制信号的识别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技术就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根
随着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以集中供电、远距离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了主要的供电渠道,然而,随着电网规模地扩大,成本高,运行难度大,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使得由小容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构成的微电网成为研究的重点。为了建立更加智能网络化的微电网通信网络体系,本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仿真。首先,本文介绍了微电网的研究背景与基本结构,以及多代理系统的三层分布式结构在微电网通信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补充,家庭基站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使用体验,近年来移动运营商和设备产商也越来截止重视家庭基站的部署。家庭基站一般由微基站和固定网络
现如今,射频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不论是在民用方面还是在军用方面,射频技术都不断深化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革新,不断促进着人类的移动通信方式。射频收发机作为无线通信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线定位服务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已经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在国际上发展最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对无线定位技术
我国正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的大潮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深。网络安全与私密信息保护在诸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没有信息安全就无国家安全可言,因此必须
短波通信不仅通用性强、易于架设,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电离层不容易被“摧毁”的特点,成为军事通信和应急通信领域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差分跳频(Differential Frequency Hoppin
目标成像距离较远,图像中舰船小目标的成像面积小、纹理以及形状等特征信息不明显,这些特征不容易被准确提取出来。另外,加之海空背景较为复杂,天空背景中夹杂有少量云层,海面背景
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性质的复杂智能系统。近年来,伴随着医学、生理学研究的长足进步,免疫系统的一些特点引起了各个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希望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