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装置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是当今土木工程中一个前沿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已开始研究结构控制问题。粘弹性材料具有应变滞后于应力的阻尼特性,由它制成的粘弹性阻尼器及消能支撑是一种基本上与速度相关的被动减震装置,可减小工程结构物对风及地震的振动反应。它不会使结构系统发生不稳定,具有安装简单、造价低廉、性能优良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因此,对于设置粘弹性消能支撑结构的研究,在理论和实用上都是很有价值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的性能特点及消能减震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支撑形式一小八字曲拐撑。在此基础上,对设置三种不同形式消能支撑的钢框架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和消能支撑的的消能原理与模型简化。 2.提出了一种新型粘弹性消能支撑一小八字曲拐撑,推导了其轴向变形表达式,并给出了水平控制力的计算公式。 3.进行了粘弹性消能支撑在钢框架模型中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设置不同消能支撑使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反应及其控制情况。 4.用SAP2000软件建模,分别对设置不同消能支撑的结构框架形式进行时程分析,分别验证它们对结构的控制能力,并将试验结果与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5.探讨分析了粘弹性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步骤。 6.用工程实例来验证新的消能减震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粘弹性消能支撑能有效的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中,为保证最终发生剪切破坏,常有意将梁的单侧纵筋配筋率设置得很大,通常大于2.8%,这与实际工程中单侧纵筋配筋率一般在1.0~1.5%左右的
  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对新型大跨空间杂交结构——索承网壳的工作机理、受力特点、优化设计以及施工张拉成形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深入研
岩体稳定性研究主要是针对岩质边坡及其加固设计方法进行,其中,锚杆锚固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却缺乏对危险岩体施加锚固措施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本文将以
住宅小区,是人类生存、发展与再发展的基地。住宅小区建设,能否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同时,更多的致力于各具影响力的多相的环境构造,达到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将进一步加深对人
  本论文选定了饱和砂渗流地层的人工冻结过程作为研究的工程对象,根据国内外的工程实践和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耦合机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理论假设,建立了用于解析理论、数值计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模型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桩和工程桩的现场测试信号以及数值模拟基桩动测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并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基
针对柱承式筒仓仓上建筑的震害现象,本文按照质量比和刚度比的不同建立了130个筒仓模型,并对这些模型按照考虑仓体转动和不考虑仓体转动两种计算简图,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
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无背索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特点及设计要点,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大多数无背索斜拉桥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无背索斜拉桥的孔跨布置形式、斜拉索布置形式。其次,本
基于三维非稳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对其进行了离散,得到了有限元控制方程。应用Seep3D对三维非稳定渗流进行模拟。通过对基坑降水的分析,总结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基坑
由于地铁隧道特殊的空间环境以及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所以,它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地铁隧道主体结构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性态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