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掀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收益大幅度提升。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了超过5700亿元的营业收入,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带动672万户农民增收。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出现了集团化的经营方式和分布的集聚化趋势。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能够给乡村旅游产业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本文以三十岗乡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计算三十岗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的程度,探寻影响乡村旅游集聚的主要因素,通过空间优化的方式引导三十岗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提升三十岗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旅游产业集群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对乡村旅游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将马歇尔产业集聚理论、区位理论、点-轴系统理论、空间一体化理论、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并结合当地政府有关文件分析三十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利用Google地球和ArcGIS10.0对研究要素进行空间定位,绘制三十岗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图。通过最近邻指数、规模度指数这两种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判断三十岗乡村旅游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然后分析三十岗乡村旅游集聚的演化过程并探讨了乡村旅游集聚形成的动力机制。最后,从“资源整合、乡村性、品牌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产业合作、政府扶持以及人才体系建设”八个方面提出了三十岗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的建议,以更好更快地推动三十岗乡村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