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改造的海绵城市水文水环境效应模拟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许多城市出现暴雨内涝频发、水体水质日益恶化等问题,城市水文良性循环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珠海海绵城市横琴新区试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模拟了低影响开发建设情况,探讨了其对城市水文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并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低影响开发在实际建设中的不同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研究区的SWMM模型,利用Morris法探究参数敏感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水文水力方面,对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表现最敏感的参数都是N-Imperv,其次是Roughness、N-Perv,三者的扰动均与径流总量和流量峰值呈负相关。水质方面,道路的Exponent对污染负荷变化最敏感且与其呈正相关,屋顶的Max Buildup与道路的Max Buildup对浓度峰值变化的敏感性最强且与其呈正相关。经过率定与验证,表明模型符合实际水文水环境情况可用于后续研究。(2)采用SWMM与LISFLOOD-FP的耦合模型模拟并研究了2020年LID建设的水文水环境效应。水文效应模拟结果表明:LID建设有利于增加入渗与蓄洼,减缓地表径流,削减溢流量、出流总量和总径流量;LID建设使排水口总径流得到有效削减,削减率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减小;LID建设可小幅度延迟排水口流量峰现时间,并且可有效削减排水口流量峰值。二维地表淹没分析表明:在不同重现期下,2020年LID建设可大幅度削减0.05~0.20m水深的淹没面积,并且可有效减缓淹没增长速度。水环境效应模拟结果表明:LID建设可有效降低各污染物总负荷量,TN、COD的浓度峰值削减率较高。总体而言,2020年LID建设对径流、内涝及各污染物均有削减效果。(3)基于研究区实际建设现状,从组合类型、面积大小、布局位置三个角度探讨LID措施优化方案。对不同组合,方案A(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与方案D(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草沟)对径流总量、淹没面积及内涝过程、各污染物负荷控制效果最好。对不同面积,方案RG_20(20%面积进行LID改造)对径流总量、淹没面积及内涝过程、各污染物负荷控制效果最好。对不同位置,下游方案(排水系统下游)对径流总量、淹没面积及内涝过程控制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空间网格结构具有刚度大、质量轻、杆件布置灵活、造型新颖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跨度空间建筑。但随着结构跨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造型的日趋复杂化,传统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兼顾结构形态合理与安全,而结构形态学已成为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文聚焦前沿优化理论,首次将新型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引入结构形状优化领域,对空间网格结构的形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方法的局
针对目前陶瓷砖压制机压制过程机理、压制工艺优化和压制过程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以陶瓷砖压制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陶瓷砖压制机的压制过程机理并进行了工艺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压制过程及其受力分析、常见的三种砖坯缺陷和假设的分层形状。然后,为了研究粉末压制过程中的气体流动特性,根据实际情况从三种两相流仿真模型中选择了双流体模型。最后,按照压制初期、
工业硫磺产量巨大,易燃易氧化的特性使其不宜长期储存,因此单质硫的消耗利用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熔融扩散法和反硫化法往往在高温下才能将单质硫转化为溶解性差且结构不规整的含硫材料,从而造成其在合成和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高效温和、产物结构多样等优势的多组分聚合(MCPs)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转化单质硫的方法。在合成的众多含硫聚合物中,存在大量氢键、硫、氮原子的聚
不良的线形组合对公路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传统平纵设计方法得到的公路线形在欧氏三维空间中存在曲率和挠率出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的空间连续性衰退现象。这种空间连续性衰退致使公路线形的安全性降低,并与事故发生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立足公路线形是三维空间曲线的本质,对三维空间下公路安全性分析更为适用的连续性衰退表征指标与事故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依托广东省部分实际运营的高等级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经济进入逐优竞争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建设需求迫切。大学校园布局是大学校园方案初期的重要阶段,决定了校园空间组织方式与整体方案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深度学习技术使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思考的潜力。随着pix2pix等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引起了建筑学领域的注意,并逐渐出现人工智能与建筑设
气候变化与城市扩张背景下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绿色基础设施(GI)能够为城市提供水量调节服务,但中观格局优化程序缺失导致服务供需空间错配情况普遍存在,从自然过程、用地特征与控制目标综合角度入手的中观城区尺度GI格局规划方法值得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应用于水文研究,能够通过供需动态过程精准揭示GI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与空间关系,有潜力成为指导GI规划的有效工具,水量调节服务供需综合研究有待深入。本研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FRP)约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为进一步提升再生块体混凝土的上述性能,扩宽其工程应用范围,本文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GFRP)约束再生块体混凝土柱的轴压与抗震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
对附加粘滞阻尼器的被动控制结构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在给定的目标位移下可以确定结构所需要的阻尼器参数。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进化速度和搜索精度。并行遗传算法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性能提高进化效率,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可以实现结构阻尼器布置方式的多目标优化。本文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粘滞阻尼器进行设计,将自适应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应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正在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然而在城市中建设新停车位的难度极大,当前国内许多城市正试图通过车位共享,提高现有车位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城市的停车难问题。但是当前的停车诱导系统大多需要在停车场内设置传感器来检测车位状态,只适合统一管理的大型停车场,无法有效支撑车位共享。本课题探索了面向车路协同(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
2.0μm波段光纤激光在激光雷达、激光医疗、激光测距、激光遥感和光谱学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高增益的掺铥(Tm3+)玻璃光纤是构建高性能的2.0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核心材料,而在激光玻璃中实现高浓度的Tm3+掺杂是研制高增益的掺Tm3+玻璃光纤的前提。纯石英玻璃存在固有的分相区,导致其Tm3+的掺杂浓度较低(≤2wt.%)。而多组分氧化物玻璃具有高的稀土离子溶解度,成为高增益玻璃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