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同体、重生、曼荼罗—对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几个原型的分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为了他的艺术呕心沥血,尽其所能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的内心世界。他的《尤利西斯》更是将文学引领到一个崭新的方向。同时,它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它与荷马的伟大史诗《奥德赛》有着相同的名字和相似的结构。一些评论家认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主题之一是寻父。然而,本论文认为《尤利西斯》的这一主题应理解为布鲁姆对和谐的寻求。本文借助于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和东方,尤其是道教的和谐观对此主题进了阐释。 论文第一章首先描述了乔伊斯所处的混乱的世界。由此我们将会清楚是什么使得乔伊斯在他的《尤利西斯》中描绘了那样一个混乱的现代西方世界。本章同时也介绍了原型理论,道教的和谐思想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与道教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 论文第二章以双性同体原型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在《尤利西斯》中,双性同体两部分的分离导致了混乱的出现。本为双性同体状态下的布鲁姆和莫莉由于缺少沟通和理解而彼此分离,这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生活在其父母双性同体状态分离的阴影中,作为下一代的史蒂芬成为其父母的牺牲品,承受着巨大的痛楚。其他的都柏林人也由于未能找到其双性同体的另一半而感到烦恼重重。 道家认为物极必反,因此《尤利西斯》中的混乱与危机正预示着和谐景象的重现。第三章分析了作为双性同体状态两部分的布鲁姆和莫莉的再度融合。布鲁姆和莫莉的儿子,鲁迪的死给夫妇俩的心灵涂上了浓重的阴影。故而,拥有一个儿子对于布鲁姆和莫莉极为重要。布鲁姆与史蒂芬的相识恰恰从某种意义上抚慰了布鲁姆与莫莉的丧子之痛。因此史蒂芬成为了他们的希望。由荣格的重生原型理论我们知道,经过重生仪式后,史蒂芬获得了新生,这也意味着他带给布鲁姆和莫莉的希望将更加有力。史蒂芬不但使得布鲁姆有勇气重新思考他生活的缺失,及他与莫莉现实的关系,他更是重新唤起了布鲁姆内心对莫莉的深爱。同时,史蒂芬也给了布鲁姆向莫莉表白心声的勇气。布鲁姆的大胆不仅吸引了莫莉的注意力更赢回了她的心。在彼此达成谅解后,双性同体状态下的两部分,布鲁姆和莫莉以他们躺卧的姿势组成了一个太极曼荼罗。在这个太极曼荼罗中,阴阳得以融合。乔伊斯将这一融合的过程展示于莫莉的梦中。在莫莉的梦里,她和布鲁姆彻底地融为了一体。根据曼荼罗原型理论我们可知,在布鲁姆和莫莉组成的曼荼罗中,和谐生成了而且会永存下去。 第四章分析了乔伊斯在其《尤利西斯》中表达的世界大融合思想。借他的主人公布鲁姆之口,乔伊斯为全世界唱了一首《老情歌》。由此,我们不难展望到一幅由全世界所绘制的世界大融合的曼荼罗。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将人类历史缩影为一天。他向世人展示了不同侧面,其中一个就是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妇关系,以及世界上不同国家、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尤利西斯》也表达了乔伊斯对双性同体原型的认识。他似乎认为双性同体是对立物和谐融合的象征,它是一种状态而非具体的双性同体人。如果这些对立物能够完美融合,那么和谐就会呈现并会永存下去。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对人类和谐关系的关注必定会涤荡起世人内心深处对这一古老而永恒话题的深深思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前,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组织、数据、执行、考核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
本文对田纳西的南方情结及其逃避现实的南方淑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和旧南方的联系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文化的。美国南方
塑料光纤是一种新型的光通信介质,在短距离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的塑料光纤标准情况,重点介绍了新制定的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在对风机变频调速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对数据的处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风机测试数据重新进行了处理。 While analyzing the test data of the fan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动物谚语在丰富民族语言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都包含在它的谚语之中。”,在交流中,谚语的正确使用可以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