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大学生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各个社会群体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改善和提高。但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社会分化日益显著,以收入分配、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就业以及环保等为代表的社会公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引发了国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普遍关注和高度期待。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各项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还不够完善,社会公平问题凸显,对各个社会群体的社会公平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90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平感问题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我国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既有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又有公平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加之90后大学生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心理认知行为特点,社会公平问题对他们的社会公平感水平就会产生更加突出的影响。而现今在90后大学生群体的周围出现了一些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90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平感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感具体有怎样的形成机制,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90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平感整体水平偏低,如何有效提升和维护他们的社会公平感,从而防止因社会公平感较低或缺失产生各种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就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重点。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公平感的形成机制和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现状进行深入考察,剖析出导致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下滑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通过查阅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梳理,以积累理论素材、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同时,从90后大学生群体中选择10位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社会公平感状况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心理、认知和行为,以收集到研究的相关资料。核心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案例访谈解读与现状概述。根据文献综述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典型案例实地访谈的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述出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以“总体正面积极但潜藏较大隐忧、对社会公平高度关注、公平观多元化突出、主动维权意识显著增强、大众传媒影响巨大”等为主要特征的现状。然后是运用社会公平与社会公平感关系的有关理论,从影响社会公平感的主要因素的角度,对形成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宏观层面的主要原因包括顶层设计不健全、实际执行不规范、改革提升缺力度、思想认识有偏差等,微观层面的主要原因包括认知行为特点、现实难题交织、错误思想观念、消极社会风气等。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平感现状的形成,是这些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是在前文有关理论的综述和对现状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和自己的思考,从权利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四个维度,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赋予均等机会,保障权利公平;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分配公平;细化执行标准,确保程序公平;拓宽沟通渠道,增进互动公平。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是通过对延吉的跨国人口流动行为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当地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父母的跨国务工行为对其子女成长的影响问题.该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一方面从人口流动与
非政府组织,也称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官方一般称民间组织.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国际非政府组织也
课程资源犹如清泉水,用心挖掘流不尽。课程资源犹如双刃剑,杜绝盲目巧鉴别。要让课程资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就要注意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Curriculum res
期刊
该文要讨论的是在土地集体产权的前提下,土地征用费分配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人际冲突.研究表明经济学将产权的分析停留于绩效的角度是过于狭窄的,产权分析同样可以应用于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经历着一场规模浩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迁。这场变迁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