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水剪切条件下饱和砂土变形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积土等松散砂质土在饱和不排水条件下剪切时表现出强烈的应变软化特性,即在峰值强度后一定应变水平下达到了变形的稳定状态从而发挥其稳态强度。 为此,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常规三轴单调剪切试验,对不排水剪切条件下的饱和砂土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稳态强度、峰值强度与约束压力、描述砂土物理状态的比容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将临界土力学理论与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相结合建立了非线性应力—应变—临界状态本构模型。基于福建标准砂和珊瑚砂的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对比了两种砂的应力-应变特性,确定了有关模型参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在固结不排水剪切情况下的主要应力应变特征是应变软化,当轴向应变增加到20%左右时,试样达到稳定状态,相对密度和初始固结压力对土样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不同围压下比容和峰值应变之间的回归关系可近似用直线来表示,进而可确定此回归关系中的待定系数与围压之间存在对数关系。 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稳定状态本构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无粘性土的加工软化特性、峰值强度和稳态强度等特性,且所含参数均可以通过常规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求得,模型模拟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论证了所建议本构模型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该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建筑物火灾模化中区域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对在建立区域模型中要考虑的各个分过程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对火灾中的可燃物的燃烧过程以及室内火灾传热
  本论文以索膜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对其进行了静、动力特性计算和分析,同时又将矩阵摄动理论应用到索膜结构的非线性自振特性和随机结构参数的动力响
钢框架是一种抗震性能非常好的结构,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多高层建筑.但1994年美国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的Kobe地震中,大量的钢框架节点发生了脆性破坏,于是欧美国家展开
近年来,随着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多,水平承载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水平承载桩的计算宽度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研究计算宽度就是研究桩岩共同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计算宽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轨道结构一般包括轨道、轨道扣件、枕木、碎石垫层。而列车运行时,车轮和轨道
吹填中高含水率疏浚泥颗粒水力分选现象显著,导致吹填结束后堆场内疏浚泥土性分布不均,吹填口附近疏浚泥工程性质良好,退水口附近富集细颗粒、排水固结缓慢、工程性质极差,从而极
张弦梁结构(Beam String Structure)是用撑杆连接抗弯受压构件和抗拉构件,通过在抗拉构件上施加预应力,减轻压弯构件负担的自平衡体系.它受力明确,造型轻盈,施工方便,在国外
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抗侧力体系,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混合结构在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中被广泛采用。梁—墙节点是混合结构超高层中最常用的节点形式之一,而铰接是这种节点在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以及部分多层和地下车库为满足使用和人防要求,越来越多的基础采用了箱形基础。本文着重分析了埋置深度对无桩箱形基础的影响。 本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经济合理,结构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并有利于环保。而钢结构建筑能比较好地满足上述要求。 多高层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