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肠不仅是一个消化和吸收的场所,也是一个机体免疫的场所。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维持了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临床上沙门氏菌感染诱导肠炎,导致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产生紊乱,小肠功能遭到破坏。哺乳动物中研究发现,沙门氏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ride,LPS)可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同时抑制细胞增殖。然而,关于沙门氏菌感染时TLR4对鸡小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以1日龄科宝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诱导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平衡紊乱,研究TLR4在鸡十二指肠内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探索TLR4与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破坏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了研究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本试验采用LPS刺激模拟细菌感染,或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研究了LPS刺激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PCNA在鸡十二指肠内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PCNA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的黏膜层,在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黏膜层的上皮、固有层及肠腺附近分布有大量的阳性细胞。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鸡十二指肠内PCNA的表达量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12h、72h和120h时,PC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6h、12h、24h、36h、72h和120h时,PC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当鼠伤寒沙门氏菌侵入机体时,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2.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了研究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用LPS刺激模拟细菌感染,或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研究了LPS刺激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anti-DNA在鸡十二指肠内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凋亡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的黏膜层,在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也有分布。黏膜层的上皮、固有层及肠腺附近分布有大量的阳性细胞。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鸡十二指肠内anti-DNA的表达量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12h和24h时,细胞凋亡显著增强(p<0.05);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12h、24h和36h时,细胞凋亡显著增强(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当鼠伤寒沙门氏菌入侵机体时,促进肠上皮细胞凋亡,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3.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内TLR4表达的影响为了研究沙门氏菌刺激对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内TLR4的影响,本试验采用LPS刺激模拟细菌感染,或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Q-PCR技术,分别研究了LPS刺激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TLR4在鸡十二指肠内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TLR4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的黏膜层,在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较少分布。黏膜层的上皮、固有层及肠腺附近分布有大量的阳性细胞。LPS或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鸡十二指肠内TLR4的表达量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2h、12h和72h时,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鼠伤寒沙门氏菌刺激后6h、12h、24h、36h和72h时,TLR4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当鼠伤寒沙门氏菌侵入机体时,可通过激活TLR4来破坏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
其他文献
本课题针对传支病毒S基因的高变性,参考genebank已发表的IBV纤突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黑龙江肾型分离株MG/MK/K和澳大利亚标准株Υ株RNA进行RT-P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判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意味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评价方式,起到提升学生积极
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变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由被动、消极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是新课改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要和学生进行对话,开展对话教学,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都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