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银行业上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必然会面临愈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以及迎合投资者和市场的偏好,管理层不可避免地会进行盈余管理。这可能会使利益相关方对公布的反映银行经营成果及盈利情况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质疑,进而怀疑整个财务报告体系,将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控制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学者的研究内容包括探索高管薪酬、董事会特征、境外投资者和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没有考虑过研究融资结构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国外已有学者在文献中证实融资结构会对盈余管理造成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研究融资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79家商业银行2011-2018年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银行融资结构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根据银行在市场、行政干预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受到的约束程度对银行进行分类,研究商业银行所受到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融资结构中,核心存款占比越大,则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融资结构中核心存款所占比重的增大,非上市商业银行相比上市商业银行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未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商业银行相比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未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商业银行相比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除此之外,本文还讨论约束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并证实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削弱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五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一,鼓励商业银行改善融资结构,减轻核心存款的占比并加大批发性融资业务的发展力度;第二,支持和引导更多的商业银行公开上市,加大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力度;第三,政府应当有效发挥行政干预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第四,完善监管体系,呼吁商业银行选择专业能力更突出的会计师事务所;第五,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为商业银行营造健康、公正的经营环境。
其他文献
<正>根据自治区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要求,今年上思县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核心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上思—十万大山沿线为核心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区涵盖1个现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井下粉尘的危害日益严重。综掘面作为井下主要产尘源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威胁井下工人身心健康。针对
2019年6月1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科工一司[2019]647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开展商业运载火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得以永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什么样的发展、围绕什么中心来发展、怎样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弄清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受政策影响显著,而采用ARMA模型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无法将政策冲击对房地产市场造成的结构性变化考虑在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Hamilton(1989,
$F相关链接$E  $T我国金融机构专利申请情况$$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1985年至2007年间,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申请443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02件,包括中资银行申请的212件,外资
报纸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即将到来的"双一流"建设,结合我国过往评价机制的弊端及高职院校的建设现状,从高职院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评价机制
立场,是主体基于自身定位而秉持的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实践。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状况决定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一般而言,社会发展意义的立
通过剖析近年高校中体育公选课的实际问题,提出基于Web的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 2008技术开发,阐述了系统功能、系统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系
一、虚拟货币的存在缺乏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