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转化医学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已成为一个探讨热点和学术风向,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作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创新的推进器,如何使其建设成为整合共建单位的技术与专业资源,建立必要的研究网络以便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开展干预措施,从而促进科学发现快速应用于疾病的解析、诊断、治疗和预防,在国外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而在我国正处于建设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并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检验其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其实际运用效果,为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对机构建设的完善性和运行效果评估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复习文献及研究小组头脑风暴法的基础上,拟定了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草案,并对5名资深专家进行预调查咨询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随后以信函和电子邮件的方式,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正式的专家咨询,对调查结果应用Excel2003、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运用百分位数法筛选指标,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获得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最终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第二部分是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以上海市浦东新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等现场调查,对该机构的建设进行评定,并与浦东新区科委组织的建设项目验收情况进行比对,评价该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最终建立了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50项核心内涵组成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指标体系。经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两轮咨询中20位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以自我评价方法获得的专家权威程度为0.835,专家的基本情况调查反映了他们在政、学、研、医的科研管理相关工作领域具有较成熟的见解,结果具有说服力;通过计算Kendall系数获得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并进行χ2检验,结果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显著,咨询结果可取。在实证研究中,依据指标体系对浦东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评分,得分值为71.59分,与浦东新区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评议相比对,在建设成效评价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针对转化医学研究机构的建设,通过专家咨询调查,建立了涵盖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基础投入、目标战略、功能定位和运营机制六个方面,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核心内涵阐述的建设指标体系,同时,通过现场实测评分结果与项目验收专家评估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能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机构建设工作的任务要求,能较为量化地对建设初期的成效进行评定,为国内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建设初期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指南,对下一步工作的完善及后期运行效果评估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