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已在中国运行了十多年,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目前的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对罪错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其身心不成熟、控制能力弱、辨别能力差等特点,未能在实践中得到关注,而与成年人共同开展毫无区别的矫正措施,导致不能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挽救和帮扶的最终目标。要顺利实现社区矫正对罪错未成年人设立的初衷,需要先了解罪错未成年人犯罪的近况及特点,并深挖其犯罪的本源,探寻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然后根据罪错未成年人的心智特点,设置符合罪错未成年人的专属矫正项目,成为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创新点在于通过审判阶段的真实案例,对罪错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原因、犯罪前的性格特点、犯罪后的心态变化、入矫期间的改造、解矫后的表现等进行调研和分析,采取个案访谈的方法,总结出目前W市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并运用文献分析法,根据学者对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方面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以期用理论指导实际,最后通过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区域对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已具备的成熟经验,与我国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适宜我国的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措施进行探析。通过对审判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关措施付诸实践,剖析现行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法律规定不完善、矫正主体和项目不专业、判前社会调查不规范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方面的原因;家长不配合矫正、学校培养责任弱、文化氛围较杂乱等矫正环境方面的原因;不关注身心特点、前科封存不严格、未开展帮教扶持等未“因人施矫”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原因,借鉴学习国内外的领先措施和成型经验,再综合考虑我国的国力文化、历史人情、法律体系、经济发展等情况,以W市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为基础,以点带面,探索出一套有针对性、具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新制度。提出从宏观层面上要完善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对策,包括:出台相关法律及规定、引入社会工作者参与矫正、设置联席会议制度、判前调查深度化;中观层面上要营建良好的矫正环境,包括:对家长进行宣教奠定矫正根基、学校接纳并培育在矫未成年人、文化局加强监管净化文化氛围;微观层面上要创设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属措施,包括:入矫时进行心理矫治、实行前科消灭申请制度、拓展帮教扶持机制。最后,强调切实发挥检察机关的全程监督效能,从监督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类管理、发挥未检优势进行方案监督、实行派驻与巡回监督相结合等方面予以检查和监督,确保对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措施的顺利运行,为确凿保障罪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成效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