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族反排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喻为“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是一种祭祀性舞蹈,为祭鼓节重要的活动环节,连接着苗族社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自古以来,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苗寨世代相传。高校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对于这种贵州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贵州唯一一所教育部首批示范的100所高职院校,因此对苗族反排木鼓舞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广的可行性研究就有着一定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苗族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推广现状及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广的必要性分析,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为反排木鼓舞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推广乃至贵州高校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市高职院校均没有开设反排木鼓舞课程或课外活动,但是有开设该项目的基础。学校领导、体育专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对反排木鼓舞的了解不深,但是大多数的师生对此民族传统项目兴趣浓郁。2、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市高职院校推广出现的问题:对木鼓舞的宣传不足;专业师资不足;暂无专业培训与教材;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够;缺乏相应的保护与传承计划。3、反排木鼓舞作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欢快的节奏,洒脱的步伐,随意自如的动作,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该项运动不仅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校体育工作推波助澜。故在贵阳市高职院校推广具有可行性。4、通过对贵阳市高职院校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学生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这样丰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运动项目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5、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市高职院校推广策略:加大该项目在师生活动中的宣传,从而加强学院领导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选派体育专业教师参与该项目的培训;培养项目尖子,成立反排木鼓舞社团,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