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锶钡及其稀土掺杂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锶钡(BST)具有良好的铁电、压电、电光等特性,在随机存储器、微波器件、光波导器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其研究多集中在电学性能方面,对其光学性能,尤其是光致发光性能研究得甚少。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锶钡及其稀土掺杂粉体与薄膜,研究了紫外激发下钛酸锶钡基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该研究为以其为基质的铁电材料在集成光学和发光器件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ST粉体和薄膜材料,研究了本征BST的光致发光行为。结果表明350℃退火的非晶BST粉体和薄膜在紫外波长激发下,在400-550nm波长范围存在明显的发光现象。薄膜厚度对非晶态BST薄膜的发光强度影响较小,但退火速率的增加能显著提高非晶BST薄膜的发光强度。非晶BST的发光与体系的无序性有关。800℃退火的晶态BST粉体和薄膜在紫外波长激发下,呈现微弱的发光现象。通过退火气氛和超声实验证明了晶态BST的发光与体系中的氧缺陷有密切关系。其次,研究了以晶态BST为基质的稀土Pr掺杂粉体和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Pr掺杂BST粉体和薄膜在紫外波长激发下,在490nm、53Onm、545nm、612nm、649nm处存在明显的发光峰且粉体发光强度优于薄膜。当掺杂Pr浓度为0.5%时,粉体与薄膜的发射强度均达到最大,发光区域位于红光区。掺Pr粉体样品的发光强度随钡锶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Ba:Sr=0.75:0.25时,强度达到极大值。稀土Pr掺杂的BST能够实现紫外激发下红光发射。再次,研究了以晶态BST为基质的稀土Tb掺杂粉体和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Tb掺杂BST粉体和薄膜在紫外波长激发下,在488nm、543nm处存在明显的发光峰且粉体发光强度优于薄膜,发光区域位于在蓝绿光区。随Tb浓度增加,粉体与薄膜样品在543nm的发光峰强度先增大而后保持不变,488nm处的发射峰由于浓度猝灭效应随掺杂浓度增大反而下降。Zn/Tb共掺能够提高其发光强度,且强度随Zn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Zn掺杂浓度为7%时,其强度提高了约3倍。稀土Tb掺杂的BST能够实现紫外激发下蓝绿光发射。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提高公民大众对它的认同感,使之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社会主义核
<正>"暮春清明,廉洁随行;文明祭扫,倡树新风;严管公车,杜绝私用;出行安全,铭记心中。"距清明节还有几天,灵宝市国土资源局广大党员干部就都收到了这样的廉政提醒短信。该局提
近年来 ,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热点。这些热点既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开
论门阀制度的覆灭李克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是门阀政治。门阀政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门阀制度。对此史学界同仁已达成共识,成为定论。而门阀政治什么时候结束,门阀制度是怎样被
工业纯钛经过8道次等通道弯角挤压处理后,在室温或液氮温度下进行轧制。随后以林格式人工模拟体液为腐蚀介质,对两步大变形前后纯钛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及CD15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K及CD151在74例人脑胶质瘤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
考证了古哀牢国、永昌郡、永昌府所辖疆域的变迁
文章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揭示了来自于山水实景演出的旅游市场营销的启示:产品创新是市场营销成功的基础;准确的市场细分是寻找和确定目标市场的关键;而市场运作整合作为
人才是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关键。缺乏中高端人才,已成为制约浙江服务外包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浙江服务外包发展持续快速增长,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