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马可波罗(Marco Polo)东方百合组培苗的盆栽植株为试材,分别研究施K总量,N、P、K施用方法,有机肥作基肥用量,栽培基质和移栽地点、时间长短对马可波罗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获得东方百合组培苗种球的培育技术,为东方百合种球的大规模国产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施K总量为487.5kg/ha时,K应分在生长前、中、后期施(分别施81.2、162.5、243.8kg/ha);施K总量为390.0kg/ha时,K应分在生长中、后期施(分别施130.0、260.0kg/ha);施K总量为97.5kg/ha时,全部K宜在生长后期施。
2、K292.5kg/ha与有机肥18000kg/ha配施优于单施K或单施有机肥,K利于提高鳞茎贮藏物含量,有机肥利于改善马可波罗百合植株形态。
3、生长前期施P130kg/ha、N65kg/ha、K65kg/ha;中期施K130kg/ha、P65kg/ha;后期施K195kg/ha+N32.5kg/ha,马可波罗百合总的生长状况好。
4、施用18000kg/ha的有机肥作基肥,促进马可波罗百合生长,提高鳞茎品质。
5、塘泥、泥炭、河砂按1:1:1体积混合用于栽培马可波罗组培苗,植株生长良好。
6、经过在大明山上8个月的培育,组培苗鳞茎周径增大272%,周径>6cm籽球率为60.11%;经过在玻璃顶网室内8个月的培育,鳞茎周径增大226%,周径>6cm籽球率达71.54%,种球大小比在大明山培育的种球大小更为均匀。在大明山培育8个月的鳞茎周径>12cm商品球率可达25.3%,在网室内培育8个月的种球都没有达到商品球规格。
7、移栽20个月的组培苗鳞茎周径>6cm的籽球率比移栽8个月的高13.91%,周径>12cm的商品球率为61.50%,而移栽8个月的周径>12cm的商品球率为0。